游二禅师道场

胜境东西白,高僧一二禅。

只知行道处,不记住山年。

涧月中分照,林花各自妍。

披云寻旧址,犹在绛峰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禅师道场的清幽与静谧,诗人沈括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一圣地的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

首句“胜境东西白”,开篇即点出道场所在之地的纯净与庄严,东西两侧的白色景象,既可能是指山石的洁白,也可能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为整首诗奠定了清雅的基调。

“高僧一二禅”一句,简练地勾勒出道场中高僧修行的场景,寥寥数语便将禅宗的静默与专注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听到禅房内传来的低沉而深远的诵经声。

“只知行道处,不记住山年”则进一步揭示了禅者的生活态度,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修行与悟道,而非外在的物质或时间的流逝,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涧月中分照,林花各自妍”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月光在山涧中被分割开来,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林中的花朵各自绽放,展现出各自的美丽。这样的景象不仅美不胜收,更寓意着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披云寻旧址,犹在绛峰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场历史的追寻与对传统精神的敬仰。披云而上,穿越云雾寻找那古老而神圣的地方,最终发现它依然屹立在绛峰之侧,这不仅是对道场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一种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道场自然景观与禅宗精神的描绘,展现了沈括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禅宗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63)

沈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 字:存中
  • 号:梦溪丈人
  •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公元1031~1095年

相关古诗词

题孤岭

蛟绡剪下碧双垂,归挹清流背紫微。

北向更登孤岭去,此身还入白云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春帖子

昧旦求衣向晓鸡,蓬莱仗下日将西。

花添漏鼓三声远,柳映春旗一色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和鲍娘题兑溪驿

尽日行荒径,全家出瘴岚。

鲍娘诗句好,今夜宿江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

和兄之翰宠换苏印(其一)

久次含香厌粉闱,恳求茂苑得州麾。

却寻旧日池台胜,犹忆当年几杖随。

入里下车修敬日,过家上冢致哀时。

应怜二弟犹羁绊,万里边沙远帅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