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班

雉子班,嘎嘎鸣中林。

黄鹄来,掠青云,云外嗈嗈遗好音。

尔何不飞,与我同归。前有网罗,尔羽斑斑奈尔何。

雉子跄跄惜毛羽,我飞十丈乐未巳。

翾以南,翾以北,朝向蓬蒿游,暮雊鼎耳侧。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雉鸡与黄鹄共舞于林间的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首先,诗中的“雉子班”形象活泼,嘎嘎鸣叫于密林之中,展现了雉鸡的灵动与生机。接着,黄鹄翩然而至,其飞行之姿犹如穿越青云,留下悠扬的歌声,象征着高远与自由。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提出疑问:“尔何不飞,与我同归?”这不仅是对黄鹄的邀请,也是对所有追求自由之人的呼唤。然而,现实往往充满挑战,诗中提到“前有网罗”,预示着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束缚。雉子班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表现出对自身羽毛的珍惜与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追求理想时所面临的挑战。

最后,诗中描述雉子班在南北方自由飞翔,朝向蓬蒿游荡,傍晚则在鼎耳侧鸣叫,展现了一种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雉子班与黄鹄的形象对比,以及对自由与束缚的探讨,表达了对和谐共生、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收录诗词(3)

范守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结交行呈杨公亮时公亮止酒

寒不作堂上燕,饥不作韝上鹰。

韝上威棱岂不峻,一饱即掣非人情。

亲极难为疏,贵极难为贱。

长平未罢宾客去,何必贵贱交情见。

君不见步兵厨,君不见浚冲垆。

长安车马夹道趋,云雨翻覆无时无,君今不醉胡为乎。

形式: 乐府曲辞

里妇叹(其一)

仰盼天中月,流光入庭户。

明月本无情,何分新与故。

新者欢不足,故者有馀慕。

笙歌乱四邻,孰念此荆布。

形式: 乐府曲辞

里妇叹(其二)

窈窕谁家女,双手抱琵琶。

静听鸾鹄操,心中乱如麻。

秋声方戒节,道路满蒹葭。

所思在美人,悠悠一水涯。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里妇叹(其三)

鸳鸯水中鸟,双双飞且鸣。

凡物皆有侣,相应以同声。

而我独无俦,汎若水中萍。

萍开水见底,照见别离情。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