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天池山和天水胡公韵

天半孤峰削出奇,莲花倒影入天池。

晴云暖护池边竹,芳草春深石上碑。

霞彩荡空山欲动,松阴满地日初移。

仙源坐久浑忘倦,莫怪游人归去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半空中孤峰奇特耸立,莲花倒映在天池之中。
晴朗的云朵温暖地环绕着池塘边的竹林,春天深处石碑上的花草芬芳。
晚霞的色彩荡漾,让整座山仿佛都在动,松树的阴影铺满了地面,太阳刚刚开始西移。
在这仙境中久坐,几乎忘记了疲倦,不要怪游人流连忘返迟迟不愿离去。

注释

孤峰:单独突起的山峰。
莲花:象征高洁的植物。
晴云:明亮而无云的天空。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春日游天池山和天水胡公韵》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历天池山的生动画面。首句“天半孤峰削出奇”,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峰高耸入云,形态独特。次句“莲花倒影入天池”则通过比喻,将山峰比作莲花,倒映在清澈如镜的天池中,意境优美。

接下来,“晴云暖护池边竹”描绘了晴朗天气下,温暖的云朵轻柔地环绕着翠绿的竹林,增添了宁静与生机。“芳草春深石上碑”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青草茂盛,石碑静立,岁月痕迹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霞彩荡空山欲动”运用动态的视觉效果,写出了晚霞映照山峦,仿佛让整个山川都为之动容。“松阴满地日初移”则描绘了阳光透过松树的缝隙洒落,时间悄然流逝的场景。

最后两句“仙源坐久浑忘倦,莫怪游人归去迟”,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如此美景中,流连忘返,甚至忘记了疲倦,以至于游人迟迟不愿离去。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672)

郭谏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荡舟行

芦苇烟消两岸青,湖光浩荡水云平。

晴波远弄青山色,绿柳新添黄鸟声。

浊酒贳来缘有约,残英落尽自无情。

西山此去偏多兴,薇蕨离离绕涧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从兄宗义戍龙里

万水千山行路难,落花啼鸟静中看。

长途有客频回首,故国无人独倚阑。

荒戍城边骐骥老,夕阳江上鹡鸰寒。

白云南去蛮乡近,笑倚吴钩天地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仲夏寄觉海玘公

不见旻公久,时时忆草堂。

修篁环径密,幽草遍山长。

绝壁云疑堕,奔流水自忙。

依依旧游处,相约在重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英气歌

男儿挺生天地间,英雄激烈如邱山。

养育成就在磨砺,间关百折胡厚颜。

巾帼之遗不足耻,绿林之辈不足死。

会须一忍在万全,方是英雄好男子。

君不见应侯昔为魏相客,青蝇白璧遭谗贼。

拉胁折齿佯死馀,使车猥载来秦国。

立谈勇略万乘倾,相权赫赫诸侯惊。

仇人亡命终授首,故人聊惜绨袍情。

又不见王孙昔日未遇时,淮阴年少争相欺。

俛首俯伏出胯下,一市嗤笑无能为。

谁知事汉擒楚猴,油幢虎帐临淮流。

百辱仍将中尉报,一饭岂惜千金酬。

丈夫落落心千古,悻悻小辈何足数。

乃知能屈始能伸,古来如此非独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