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

高台喜登眺,登眺触老情。

入夏又涉三,馀春安得停。

雨栏漂耄丹,风架舞壮青。

秧生麦将熟,桑尽茧已成。

盛衰亦其常,无悴岂有荣。

古今非千载,一瞬即古今。

慨然顾八荒,此理谁与评。

我友谅无益,有益或曲生。

生虽不能言,其言如震霆。

但令我怀遣,未问醉与醒。

形式: 古风

翻译

站在高台上欣赏风景,登高望远触动了年迈的心绪。
夏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二,剩下的春天怎能停留得住。
雨打湿了栏杆上的红花,风中飘动着青翠的枝叶。
稻田里的秧苗即将成熟,桑树上的蚕茧已经结成。
事物的兴衰是常态,没有衰败哪来的繁荣。
从古至今不过千年,转眼间已是沧桑变迁。
感慨地环顾四方,这样的道理谁能评说。
我的朋友恐怕帮不上忙,或许只有曲折的人生才能理解。
虽然他无法用言语表达,但他的话语却如同雷霆般震撼。
只要能让我心怀宽慰,无论是醉是醒都无关紧要。

注释

登眺:登高远望。
老情:老年的情感。
涉三:过去了三分之二。
馀春:剩余的春天。
漂耄丹:雨中的红花。
舞壮青:在风中摇曳的青翠枝叶。
秧生:稻田中的秧苗。
茧已成:蚕茧已经结成。
盛衰:事物的兴盛和衰落。
一瞬:转眼之间。
八荒:四方,指广阔的世界。
评:评价,评说。
谅无益:恐怕帮不上忙。
曲生:曲折的人生经历。
震霆:雷霆般强烈。
怀遣:心怀宽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台上眺望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岁月流转、生命成长和哲理思考的深刻感慨。诗中采用对比手法,通过“盛衰亦其常,无悴岂有荣”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在细节描写上,如“雨栏漂耄丹,风架舞壮青”,用鲜活的笔触勾勒出夏日景象,“秧生麦将熟,桑尽茧已成”则展示了农事的丰收与季节更迭。

诗人的朋友虽不在场,但他的教诲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让诗人深受感动。结尾“但令我怀遣,未问醉与醒”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超越了物我之分,达到了忘却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豁然开朗、超脱尘俗的情怀,同时也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四印室长句效刘信夫作呈信夫

广文眼力自超然,作室题诗字字研。

愤世嫉邪聊尔耳,未必崔君真鹤言。

涪州别驾亦浪语,渠家四印何曾铸。

漫向世人言养生,涪州却回宜州去。

广文平生不解愁,只将诗句敌清秋。

白浪如山风打头,江南江北一虚舟。

坐上无毡惟有客,青灯枉草强边策。

万言万当不如默,误人又指庭前柏。

形式: 古风

四美堂

义山禾水在处在,明月清风无地无。

光禄子孙宁底巧,不应造物独私渠。

君不见谢家名子取四字,段家作堂兼四美。

主人自有笔如椽,何用殷勤问杨子。

形式: 古风

圣笔石湖大字歌

石湖仙人补天手,整顿乾坤屈伸肘。

尔来化作懒卧龙,簸弄珠玑漱琼玖。

五云万里天九重,玉皇深拱蓬莱宫。

岂无九虎守阊阖,北门半扉当朔风。

夜令云师敕风伯,鞭起卧龙湖底月。

湖水卷上天中央,却烦北门护风雪。

仙人驭风乘绿云,玉宸殿上朝帝真。

帝将北斗酌天酒,冰桃碧藕脯麒麟。

传呼玉蜍吸银浦,黟霜调冰浇月兔。

洒成羲画河洛书,白璧一双浮雨露。

石湖二字天上归,奎星壁宿落山扉。

昭回下饰吴花草,姑苏台前近太微。

诗人不直一杯水,自是渠侬命如纸。

教人妒杀石湖仙,手揽星辰怀袖底。

形式: 古风

平望夜景

二鼕鼕,三当当。

夜泊平望更点长,新月无光湖有光。

昨宵一雪今宵霜,犬吠两岸归人忙。

夜深人静无一事,画烛泣残人欲睡。

忽有渔船外水来,一棹波声风雨至。

半生堕在红尘中,浮家东吴东复东。

楼船夜宿琉璃国,谁言别有水精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