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许灿对陆秀夫丞相的悼念之作。陆秀夫是南宋末年的忠臣,曾力主抗元,最终在崖山之战中殉国。诗中的“沧溟方击楫”和“金屋尚垂帘”分别借用了典故,前者比喻陆秀夫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的决心,后者则暗示其坚守节操,不为权势所动。接下来的“国事关心苦”表达了陆秀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付出的艰辛。“朝衣浥泪沾”描绘了他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痛心情。而“天涯扶日角,水底抱龙髯”则通过想象陆秀夫在遥远的地方怀念祖国,以及在水中紧握象征帝王之位的龙须,表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深情。最后,“庙貌犹生气,千秋肃具瞻”赞颂了陆秀夫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后人对其敬仰之情历久弥新。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陆秀夫忠贞不渝精神的崇敬与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