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歌共访采芝翁,绝壑层云一荡胸。
谁念愁吟溪上客,落花微雨独支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寻访隐士,漫步于幽深山谷之中的情景。首句“行歌共访采芝翁”,以轻快的步调和歌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愉悦的探访心情。接着,“绝壑层云一荡胸”,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开阔。
后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孤独与愁绪的感受:“谁念愁吟溪上客,落花微雨独支筇。”在溪边,诗人独自吟唱,面对着落花飘零和细雨蒙蒙的景象,不禁生发出一丝淡淡的忧愁。这里的“独支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筇杖作为行旅中的伴侣,在此显得尤为珍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融,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孤独与愁绪的深刻体验,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情感的双重探索。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一壑风烟自可留,十年湖海漫狂游。
短衣射虎真堪乐,莫恨将军老不侯。
风流遗老曙星残,湖海知心夜梦间。
欲访玄英向何处,猿声木叶满秋山。
茶烟淡淡风前少,庭叶沈沈雨后添。
何处杨花念幽独,殷勤入室更穿帘。
木槿篱边络纬哀,卧看河汉远天回。
西风不管扁舟客,吹下楼头笑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