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三十)

好吟应是太痴生,笔墨因缘记不清。

谁把四弦弹夜月,新词唱遍赤嵌城。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台湾竹枝词(其三十)》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

“好吟应是太痴生”,开篇以“痴生”二字,巧妙地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痴迷表达出来,仿佛诗人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这种痴情正是诗歌创作的源泉。

“笔墨因缘记不清”,紧随其后,诗人用“因缘”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创作过程中灵感与情感的交织,笔与墨之间的默契,以及难以言喻的创作体验。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笔墨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诗歌创作背后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

“谁把四弦弹夜月”,这一句将画面进一步拓展,引入音乐元素,仿佛在静谧的夜晚,有人轻抚四弦琴,悠扬的琴声与皎洁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四弦”不仅指实际的乐器,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或思绪的波动。

“新词唱遍赤嵌城”,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现实,诗人通过“新词”与“赤嵌城”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诗歌的传播力,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情感与思考跨越地域界限,触动更多人的心灵。赤嵌城作为背景,既具有地理上的具体指向,也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深意,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元。

综上所述,《台湾竹枝词(其三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情投入,以及作品与自然、音乐、地域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三十六)

黑海惊涛大小洋,草鸡亲手辟洪荒。

一重苦雾一重瘴,人在腥风蜑雨乡。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九)

唱罢迎神又送神,港南港北草如茵。

谁家马上佳公子,不看神仙祇看人。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三十一)

鲲鯓香雨竹溪孤,海气笼沙罨画图。

衬出觉王金偈地,斑支花蕊绿珊瑚。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七)

牛车辘辘走如雷,日日城东去复回。

红豆满车都载过,相思载不出城来。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