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蹄桧楫久途穷,暂喜天时人事同。
濯热不须三岛去,高谈落麈自生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和谐共处的喜悦之情。首句“霜蹄桧楫久途穷”以“霜蹄”和“桧楫”象征长途跋涉的艰辛,暗示诗人经历了漫长的旅程或人生的磨砺。然而,“暂喜天时人事同”一句转折,表达了在这一刻,诗人感到自然界的天气与人间的事务竟然如此和谐一致,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欢愉。
接着,“濯热不须三岛去”运用了典故,三岛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常被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仙境。诗人说,无需远赴这些传说中的仙境,就能感受到清凉与洗涤心灵的效果,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高谈落麈自生风”则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与友人畅谈的场景,即使没有外在的风声,言辞间的交流也如同微风拂面,给人以清新之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也寓意着思想的碰撞能激发出新的灵感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嵯峨秀色雨晴时,极目城隅更落晖。
何必鲈鱼动秋意,好携双屐便言归。
荜门真蚁穴,旷快一登楼。
天地投双睫,诗书落九州。
栏杆元诘曲,日脚更迟留。
借问同来客,能同此意不。
天中悬日月,激激正鸣泉。
洗耳岂吾事,披襟聊石边。
焦桐无杂弄,佩玉有群仙。
欲识偃溪语,于今蹄与筌。
太史占星久寂寥,高阳烟月但蓬蒿。
人才岂是非前日,天意端如待我曹。
万古衣冠归指顾,一时天地入风骚。
他年南北参商去,知有青编破郁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