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七)诸将伐蜀取剑州蜀主孟昶封府库请䧏为巴蜀平第七

惟彼巴蜀,务靡丽以夸。金块珠砾,纳政于邪。

于铄王师,如虎如螭。㩋夷凶族,使民气以摅。

足不加首,臂岂大于股。启关迎䧏,崩角无敢后。

声明宣,流被区。有百蛮来,同孚至理。

上邻二五皇,德羡且阜。

形式: 鼓吹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将领征讨蜀地,最终平定剑州,蜀主孟昶主动献出府库,请求平定巴蜀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喜悦。

首先,“惟彼巴蜀,务靡丽以夸”一句,点出了巴蜀之地的奢华与浮华,暗示了蜀主孟昶的奢侈生活,为后文他的投降埋下伏笔。

接着,“金块珠砾,纳政于邪”描述了孟昶将珍贵的财宝作为投降的礼物,献给宋朝将领,表现了他的无奈与屈服。

“于铄王师,如虎如螭”赞美了宋朝军队的强大与勇猛,将其比作虎和螭,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威武。

“啚夷凶族,使民气以摅”表达了平定叛乱,安抚百姓,恢复秩序的主题,显示了战争的目的不仅仅是征服,还有治理与和平。

“足不加首,臂岂大于股”这一句,通过类比,强调了战争的高效与迅速,说明了宋军行动之快,如同脚踏实地,直捣黄龙,没有多余的步骤。

“启关迎鵷,崩角无敢后”描绘了蜀地人民在宋军到来时的欢迎场景,以及他们对平定者的敬畏之心,体现了民众对和平的渴望。

“声明宣,流被区”则表明了宋朝的声望和影响力,其和平与正义的行动得到了广泛传播,影响了整个区域。

最后,“有百蛮来,同孚至理”表达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认同,强调了统一与和谐的重要性。

“上邻二五皇,德羡且阜”总结了宋朝的德行与成就,与古代帝王相比,宋朝的统治者以其仁德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与幸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历史事件,还蕴含了深刻的政治与道德寓意,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与和平、权力与道德的思考。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八)南汉刘鋹据岭南良将征之鋹教象为阵以禦我集劲弩射之奔鋹遂诣辕门䧏为象斯奔第八

象斯奔,扩南爝。开重昏,揭两曜。通粤海,接闽徼。

虏初弗知,跳踉以戏。敢持厥鷇,雏斗与隼,俱力索。

气销始就缚。三早凯旋,奏戎乐。

威神出自天,显彼帝略。千秋万年,烝庶和且延。

形式: 鼓吹曲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九)王师伐江南江南主李煜䧏时彗出柳历舆儿为彗出柳第九

维彗出柳,六合布新。矧此弹丸,何敢不臣。

彫弓宛转,铁骑参潭。天堑未度,已无江堧。

帝诏将臣,俟其来宾。慎毋疾击,以病吾民。

长蛇成围,不异祥麟。孱王既䧏,市无惊尘。

大宣皇化,覃于至仁。

形式: 鼓吹曲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十)太宗既继大统平海节度使陈洪进献漳泉二州为拓闽关第十

闽关屹南纪,上应牛女星。

南将窥瘴海,东或带沧溟。

五季失羁御,藩镇擅甲兵。

太阿既倒持,僣窃渎恒经。

谁欤据二州,于此建节旌。

予夺自已出,况复望来庭。

太宗嗣宝符,涣号风霆行。

稽首归厥命,覆冒仰王灵。

鞮译通绝域,圭贽集明廷。

神猷杳难测,穆穆臻泰清。

形式: 鼓吹曲

宋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十一)吴越王钱俶见上威德日盛尽献其土地为吴越归之十一

皇王握神契,重华叶帝谟。

神兵从天下,歘忽千万馀。

挥戈日为回,投鞭海成枯。

奋击八极间,健疾飞电如。

钱氏最先觉,方物久内输。

终知乔岳尊,邱阜欲何须。

登民献天府,不烦神戈诛。

帝德统罔极,万国混车书。

形式: 鼓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