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
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
箧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
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阊阖拨云呼。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仰天》。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强烈不满。
首联“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阑干碎唾壶”,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面对不公与困苦时的愤慨之情。击缶、拍阑干、碎唾壶,一系列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无奈。
颔联“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通过身体的变化暗示社会环境的恶劣。忍受病痛折磨,抚摸着曾经健壮的肌肉,感叹于战乱后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颈联“箧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名士被牵连入罪,群雄的权力斗争导致国家分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腐败。
尾联“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阊阖拨云呼”,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不愿成为权贵的附庸,而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拨开迷雾,呼唤出光明与正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深刻的现实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
不详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汝亦惊弦者,来归过我庐。
可能沧海外,代寄故人书?
四面犹张网,孤飞未定居。
匆匆还不暇,他莫问何如。
铁汉楼高天四垂,岭云愁护党人碑。
看花每溅啼鹃泪,绕树难安飞鸟枝。
何地可名清净土?思君忽到太平时。
一家乐寿兼文福,呼聿吟书买写诗。
我是东西南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
百年过半洲游四,留得家园五十春。
亦曾忍死须臾坐,正用此时持事来。
今午垂帘春睡起,拥垆拈箸拨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