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亦惊弦者,来归过我庐。

可能沧海外,代寄故人书?

四面犹张网,孤飞未定居。

匆匆还不暇,他莫问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在秋日迁徙途中的孤独与挣扎,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诗人以雁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首句“汝亦惊弦者”以雁比人,形象地描绘了雁在秋风中振翅高飞,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猎人的捕杀,隐喻了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压力和不安定感。接着“来归过我庐”则表达了诗人对雁的同情与接纳,希望雁能暂时栖息在他的住所,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可能沧海外,代寄故人书?”这一句将雁的迁徙与人的思念联系起来,雁在遥远的海外传递信息,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四面犹张网,孤飞未定居。”描绘了雁在迁徙途中面临的危险与挑战,四周布满了捕猎者的陷阱,大雁不得不孤独地飞翔,寻找一个安全的栖息之地,暗喻了人在社会中面对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以及寻求稳定生活的不易。

最后,“匆匆还不暇,他莫问何如。”表达了诗人对雁匆忙迁徙、无暇顾及周遭环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忙碌生活中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雁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酬刘子岩同年瑛

铁汉楼高天四垂,岭云愁护党人碑。

看花每溅啼鹃泪,绕树难安飞鸟枝。

何地可名清净土?思君忽到太平时。

一家乐寿兼文福,呼聿吟书买写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己亥杂诗(其一)

我是东西南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

百年过半洲游四,留得家园五十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己亥杂诗(其二)

亦曾忍死须臾坐,正用此时持事来。

今午垂帘春睡起,拥垆拈箸拨寒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己亥杂诗(其三)

自携蜡屐自扶筇,偶亦偕行挈小童。

积习未除官样俗,袖中藏得歙烟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