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和洪山甫见赠韵

雪云无罅霁无期,勾引春光入泮池。

师道幸为文学掾,尧夫喜见太平时。

典衣沽酒从儿笑,闭户吟诗只子知。

甚欲相随强歌舞,却怜多病觉衰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阴云密布,雪后放晴遥无期,春光被吸引到泮池边。
有幸在师道中担任文学官,看到尧夫所期待的太平盛世。
卖掉衣物换酒,只为孩子们欢笑,关门独吟只有你懂得。
我渴望与你们共舞歌唱,但又怜惜自己体弱多病,感到衰老无力。

注释

雪云:阴云密布的天气。
霁:放晴。
泮池:古代学校中的水池,象征知识和教育。
师道:指教师的职责和道德风尚。
文学掾:古代官职,负责文学事务。
尧夫:苏轼的字,这里代指苏轼。
典衣:典当衣物。
沽酒:买酒。
儿笑:孩子们的笑声。
吟诗:作诗。
子知:你理解。
相随:相伴。
强歌舞:尽力歌舞。
衰迟:衰老无力。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至元初年的文学家仇远所作,名为《生日和洪山甫见赠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洪山甫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

首句“雪云无罅霁无期”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雪已融化,天气和暖,但春光尚未到来,没有确切的预兆。接着,“勾引春光入泮池”则是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用意境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

“师道幸为文学掾,尧夫喜见太平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在太平盛世中担任文化教育职务的喜悦,以及对古圣王尧舜时代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文学掾”指的是负责文教事务的官职。

“典衣沽酒从儿笑,闭户吟诗只子知”则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典衣”、“沽酒”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行为,但在这里却显得异常温馨和自然。而“闭户吟诗只子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只有亲近的人才能理解其深意。

最后两句“甚欲相随强歌舞,卻怜多病觉衰迟”表现出诗人虽然热切地想要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但因身体多病而感到无奈和悲哀。这里的“强歌舞”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而“却怜多病觉衰迟”则透露出作者对于生命力气衰退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向往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用韵答萧济翁

想君不欠买山钱,要学骑驴孟浩然。

拂袖径行轻万里,著书直待后千年。

林泉短褐凄将老,斋馆孤灯耿不眠。

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顶看芝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屋洞

谁擘空青露石坳,游龙伸臂下南高。

鬼神穿凿地脉碎,风雨支撑天柱牢。

峭壁苍苔侵佛髻,悬崖滴乳湿僧袍。

伽蓝闻是香山叟,灯暗荒池没野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交山龙祠祷雨

晓入荒蹊陟断冈,多年庙食白龙王。

要添溪上半篙水,不远山中一瓣香。

灌木云昏旌旆出,高田土渴桔槔忙。

莫疑栖隐无深洞,且得随车雨送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和卞仲祥

待月东扉外,一枝明烛残。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

病叶依窗湿,饥鸿集渚寒。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