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岩所作的《挽徐泰初(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徐泰初昔日一同出游的情景,以及时光流逝、岁月更迭后的感慨。
首句“忆与汝偕游,爰自白门始”,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徐泰初一同出游的往事,从白门开始,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驱驴来幽燕,卧我空斋里”两句,描述了两人骑驴前往幽燕之地,诗人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书房中静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阶前木叶声,秋雨打窗纸”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落叶声声,秋雨敲打窗纸,渲染了一种凄凉的季节感。“坐上无车公,饮酒不欢喜”则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与此时的孤独,饮酒虽在,却无欢愉之情。
“当时意气豪,尔我俱壮齿”回忆了两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弹指廿馀年,蹉跎嗟我子”感叹时间飞逝,转眼间已过去二十多年,岁月无情,让诗人不禁发出叹息。“余见子盛衰,余亦将老矣”表达了对友人盛衰变化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自己也将步入老年。
最后,“惆怅平生心,悲风飒然起”以强烈的感情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