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古诗

松萝良有托,葛蔓亦有依。

丘中一贫士,四海无所归。

日饮涧中水,朝采山上薇。

天寒水结冰,年深薇渐稀。

浩吟《悲哉行》,君子其庶几。

游鱼跃池乐,苑马腾枥肥。

岂知鸿鹄志,不逐燕雀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通过对比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

首句“松萝良有托,葛蔓亦有依”以松萝和葛蔓比喻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暗示了隐士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接着,“丘中一贫士,四海无所归”点明了隐士的身份,身处山丘之中,远离尘嚣,表达了他对于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日饮涧中水,朝采山上薇”描绘了隐士每日的生活情景,饮山涧之水,采山间野菜,生活简朴而自得其乐。然而,“天寒水结冰,年深薇渐稀”两句则揭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时间的流逝,象征着隐士生活的不易与岁月的无情。

“浩吟《悲哉行》,君子其庶几”一句,隐士在寒冷的冬日里吟唱《悲哉行》,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他虽处困境,但仍坚守君子之道,保持高尚的情操。

最后,“游鱼跃池乐,苑马腾枥肥”与“岂知鸿鹄志,不逐燕雀飞”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池塘中鱼儿的自由快乐,苑马在马厩中的肥美,后者则表达了鸿鹄(大雁)高远的志向,不与燕雀(麻雀)为伍。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不同生存状态,也寓意了人应当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不被世俗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向往。

收录诗词(15)

蒋廷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豆荒

西北多高田,种花亦种豆。

夏至二十日,播植唯其候。

刈草复治秽,深耕还浅耨。

疏根欲其干,粪土欲其厚。

望荚成二七,不先亦不后。

谁知入五月,雨下大且骤。

豆苗未盈寸,披靡倒若蹂。

水浸及湿蒸,空败不可救。

绵连势更甚,长草如长寇。

戽水倏复盈,筑岸旋已仆。

浩歌《南山诗》,酌酒聊自酹。

形式: 古风

柴荒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

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

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

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

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形式: 古风

表忠观

流离五季遍干戈,草窃英雄幸遇多。

一角国分唐土地,百年庙共宋山河。

凌烟阁上功臣像,衣锦营中驷马歌。

为问贩盐为盗日,仲谋曾许较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看梅

横列春山翠帐开,几株相映白皑皑。

轻烟未散月未上,放鹤亭边雪欲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