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灵鹫

松盖雨还偃,云扉风自关。

纵横两溪水,高下万重山。

入室三弹指,临渊一点颜。

悬知少来往,石笋绿苔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雨后的松树依旧倾斜,云门随风轻轻关闭。
两条溪流交错,万座山峰高低起伏。
进入室内只需弹指三下,面对深渊我微微一笑。
可以预见,今后来访的人会越来越少,石头笋上布满青苔。

注释

松盖:雨后倾斜的松树。
雨还偃:雨后依然倾斜。
云扉:云雾缭绕的门扉。
风自关:风吹门自动关闭。
纵横:交错。
两溪水:两条溪流。
高下:高低。
万重山:无数座山。
入室:进入室内。
三弹指:弹指三下。
临渊:面对深渊。
一点颜:微微一笑。
悬知:预料。
少来往:人迹罕至。
石笋:石头笋(可能指石笋状的山石)。
绿苔斑:布满青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松盖雨还偃,云扉风自关"表达了山中的氛围,似乎连天气都在守护着这片宁静的空间。"纵横两溪水,高下万重山"则描绘了山中溪流和层层叠叠的山峦,给人一种深远无尽的感觉。

诗中接下来写道"入室三弹指,临渊一点颜",这里"入室三弹指"可能是指诗人在室内对着琴瑟作曲,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心灵的抒发。"临渊一点颜"则是说诗人站在溪边,只见到一片水色,这里的"一点颜"也许暗示了诗人对于山中自然之美的感受,是那么的微妙而深沉。

最后两句"悬知少来往,石笋绿苔斑"描绘了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悬知"可能是指挂着的一块牌子,用以表明这条小径不常有人迹,而"石笋绿苔斑"则让人联想到岁月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苔藓覆盖在石上,显得古老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精细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代人上段拂参政

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

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

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

应怜汨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冬夜对月怀彦逢弟

荒庭寒有月,穷巷静无声。

坐想积年别,遥同今夕明。

蹉跎前进士,憔悴老书生。

短棹归来好,边城久偃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对雪和马大卿

投分江梅亦太清,寻盟风絮却多情。

势先泽腹归冰鉴,气迫毫尖入管城。

吏部梦踰秦岭去,将军来作蔡州行。

拥炉令我思前躅,策蹇高吟愧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对雪和因老韵

谏陛何人正伏蒲,将坛无事且投壶。

因观雪曲词争胜,便觉诗邻势不孤。

警雁王师方入蔡,赠梅边使欲离吴。

可怜鼠辈殊轻敌,乃敢堂堂捋虎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