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玉虚观南轩感事偶书五首(其二)

古观久荒凉,寂然外人境。

草木既蓁芜,风雨亦颓陨。

我来一粪除,地净窗为冂。

晨光散桐阴,夕照落柏影。

置以六尺床,度此三伏永。

终朝餍清凉,半夜或凄冷。

客至共浮瓜,睡馀独煮茗。

遥闻斗筲儿,争夺沸蛙黾。

街头米十千,旱井费縻绠。

对我脱粟盘,徐餐休祝鲠。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老的道观长久荒废,寂静得仿佛与世隔绝。
草木杂乱无章,风雨侵蚀,一片衰败景象。
我前来清理,扫除杂草,让地面洁净,窗户像围篱般敞亮。
清晨阳光洒满梧桐树下的阴凉,傍晚夕阳投下柏树的影子。
我在六尺宽的床上度过漫长的三伏天。
白天享受清凉,夜晚却可能感到寒冷。
有客人来访时,我们共享西瓜,睡醒后独自煮茶。
远远听到孩子们的嬉闹声,像斗筲之器的争吵,青蛙和蛤蟆也跟着喧闹。
街头米价高昂,打水的绳索也被频繁使用。
他们端出糙米饭给我,慢慢享用,不必担心噎着。

注释

观:道观。
荒凉:荒废、无人烟。
寂然:寂静无声。
蓁芜:杂草丛生。
冂:这里指窗户。
桐阴:梧桐树下的阴凉。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古观中静居的生活状态。开篇"古观久荒凉,寂然外人境"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幽深冷清的山观图景。"草木既蓁芜,风雨亦颓陨"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

接下来的"我来一粪除,地净窗为冂"显示了隐者的生活自给自足,简朴而不失整洁。"晨光散桐阴,夕照落柏影"捕捉到了日出日落的宁静美景,隐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置以六尺床,度此三伏永"则是隐者在炎热夏季寻找凉爽之地,以渡过酷暑。"终朝餍清凉,半夜或凄冷"表达了隐者对自然界温度变化的感受。

"客至共浮瓜,睡馀独煮茗"描绘了隐者与来访客人共同享用瓜果,以及在睡醒时自己品味茶香的生活片段。"遥闻斗筲儿,争夺沸蛙黾"则是对远处厨房里做饭声响,以及小动物争食情景的细腻描写。

最后,"街头米十千,旱井费縻绠"表达了隐者对于外界物价的了解和对干涸井水的担忧。"对我脱粟盘,徐餐休祝鲠"则是隐者在田间劳作后,悠然享用简单食物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隐者的宁静与自足,以及他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状态。

收录诗词(7)

杜柬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自云安题净戒院二首(其二)

麦芒焦,桑椹紫,田家夫妇忙欲死。

蚕入簇,麦登场,夫妇饱煖孰可当。

道旁书生空有妇,不蚕而衣真汝负。

功名富贵老不来,书剑风尘一生误。

何时郎买百株桑,身耕妇织策最良。

董生莫厌徵租吏,苏子无由黑貂弊。

形式: 古风

至自云安题净戒院二首(其一)

山口出云鸠唤雨,三月巴山蒸溽暑。

浊流来作虎眼文,一叶孤舟命如缕。

道傍绿树清阴凉,中有金仙古道场。

去家才馀二百里,且复看此青筼筜。

出门满目伤羁旅,归舍还煎碎儿女。

欲问阇黎借榻眠,卧对龛灯淡无语。

形式: 古风

老母生朝

朝来徍气满湖堂,唤妇升堂奉寿觞。

八帙慈亲颜色好,中年季子鬓毛苍。

乌怜梅熟啼高树,龟爱荷新跃小塘。

愿得日长如化国,永宜孙子乐无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仇池

仇池行馆最清虚,按部由兹得柅车。

对竹祇宜思穴凤,临流不可见渊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