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宿直晨出遂赴奉慈斋告寄持国子履

玉殿鸣鞘辟寝闱,银台归骑蹀霜蹄。

楼光已映朝霞动,树色犹衔宿霭迷。

身贵承明翻厌直,岁穷樽酒幸招携。

太常几日休斋禁,亦欲从公醉似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晨起宿直后,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奉慈斋告的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首联“玉殿鸣鞘辟寝闱,银台归骑蹀霜蹄”,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鸣鞘”、“归骑”、“霜蹄”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宿直官员清晨退朝的情景,既有肃穆庄严之感,又透露出一丝宁静与清冷。

颔联“楼光已映朝霞动,树色犹衔宿霭迷”,转而描写自然景色,朝霞初现,光影交错,树影朦胧,宿霭未散,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颈联“身贵承明翻厌直,岁穷樽酒幸招携”,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身为朝廷重臣,却因“承明”(即宫中)的繁忙而感到厌倦;另一方面,在年末之际,能与友人相聚,共饮美酒,享受片刻的轻松与欢愉,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权力与责任的反思,也有对友情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尾联“太常几日休斋禁,亦欲从公醉似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尽情畅饮的愿望。太常,古代官职名,此处借指友人。诗人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再次与友人相聚,共享醉酒之乐,仿佛要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自然景色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官场与自然、友情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他们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与品味。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句(其六)

水气横浮飞鸟外,岚光平堕酒杯间。

形式:

再游平山堂

背城历历才十里,经岁悠悠能一来。

可惜薄书捐白日,强从宾客宴平台。

暮云自与千山合,醉眼时令万宇开。

老子谁怜兴不浅,黄花欲落更添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病中口占七言奉送前成都尹吕宝臣龙图还朝

开远故城长乐坡,三年从此送君过。

宦游不道相逢少,愁病何堪惨别多。

强敌犹知奉威信,巴童莫忘习中和。

庙堂应趋缁衣拜,少缓离亭白玉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月夜独酌

凉月破云涵碧霄,暂怜庭宇断尘嚣。

露翻高树光明灭,风度疏篁影动摇。

惊鹊似投人处息,暗虫如恨岁华凋。

短歌薄酒清辉里,百感先秋不自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