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仆射相公朝回见寄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

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

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

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一生辛劳将近尾声,现在您才稍得清闲。
忧虑随着事务减少,诗篇和美酒相伴回归。
放下心来,超脱世俗权谋之外,身心投入自然之中。
秋风高爽,阳光明媚,正是欣赏眼前山景的好时节。

注释

尽瘁:竭尽全力。
暂闲:暂时的闲暇。
事随忧共减:忧虑随着事情的减少而减轻。
诗与酒俱还:写诗饮酒都重新找回乐趣。
放意:无拘无束。
机衡:权谋策略。
收身:回归自然,放松身心。
矢石:箭矢和石头,比喻危险。
秋台风日迥:秋高气爽的日子。
前山:眼前的山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的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韩愈在向他的朋友仆射相公表达久违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暂时摆脱繁忙事务、享受片刻闲暇生活的渴望。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 这几句表达了长时间以来一直忙碌,朋友如今终于有了一段短暂的休息。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放松,也是心灵的解脱。随着烦恼和忧愁一起消减,诗意与美酒也重新回到生活中。

"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似乎已经跳出了世俗的羁绊,将心灵释放到了自然之中,而身体则隐退于安全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秋天的凉风和日光,以及远处山峦的美景,都成为了观赏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闲暇生活的赞颂,以及个人对于自然美景的享受,展现了诗人对于平衡工作与休息、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

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

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

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咏灯花同侯十一

今夕知何夕,花然锦帐中。

自能当雪暖,那肯待春红。

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

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

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跨恩言志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

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

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