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亨父挽诗

玉食婵娟非寿资,清怀犹胜几男儿。

壶觞竹寺寻秋月,灯火荷斋听雨时。

补衲有衣曾礼佛,吞舟无诀莫凭医。

平生潇洒王文学,地下相逢且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华美的食物和美丽的女子并非长寿的保障,清心寡欲的生活比多少男子还要珍贵。
在竹林寺庙中寻找秋天的月亮,或在荷花斋中聆听雨声度过时光。
虽然我有衣服可以修补,但曾经敬奉佛法;即使吞舟之术存在,也不要轻易相信医生。
我一生过着洒脱文雅的生活,如果我们在地下相遇,就聊聊诗歌吧。

注释

婵娟:形容女子容貌美好。
非寿资:不能作为长寿的依靠。
壶觞:酒器,泛指饮酒。
竹寺:以竹子为主要建材的寺庙。
礼佛:对佛教的尊敬和修行。
吞舟:传说中的大鱼能吞下船,比喻非常大的能力。
王文学:王姓的学者或文人。
地下相逢:死后相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为史亨父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品格的赞美和对其人生的回顾。首句“玉食婵娟非寿资”暗示了享乐并非长命之道,而史亨父的清高情怀超越了常人。接下来,“清怀犹胜几男儿”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情操。

“壶觞竹寺寻秋月,灯火荷斋听雨时”描绘了史亨父宁静淡泊的生活方式,他在竹林寺庙中品酒赏月,或在荷斋独坐聆听雨声,体现了他的闲适与雅趣。

“补衲有衣曾礼佛”写他虽生活简朴,但仍保持对佛教的敬意,通过缝补衣物来修行。最后一句“吞舟无诀莫凭医”则寓言般地表达,对于生死之事,世间医术无法解决,唯有内心的智慧和对诗歌的热爱或许能成为他在另一个世界的慰藉。

最后两句“平生潇洒王文学,地下相逢且说诗”总结了史亨父的一生,他以文人风度贯穿始终,即使在地下重逢,诗人也希望他们能以诗歌为话题,继续他们的精神交流。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的赞美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思。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史昭甫招陈宗鲁之长兴

之子沧浪去,三吴西更西。

白盐莼菜脍,红酒稻花鸡。

地少惊云满,天空见日低。

锦囊看烂熳,佳客醉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四十

四十不解事,真成无用人。

交游青草尽,途路白云新。

渐觉名妨静,难将学济贫。

堂堂楚龚传,犹有隐流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四明山中逢晴

一冈一涧一萦隈,新岁新晴始此回。

莎坂南风寅蛤出,茅檐西日一禽来。

人迷白路羊群石,水捲青天雪里雷。

犹是深山有寒食,梨花无数绕岩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旧里火后多有筑宅者太平客户也

人说离乡贱,归乡更莫论。

许询家莫干,杜甫客东屯。

废井微踪出,新邻杂语喧。

平生江海意,岁晚白榆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