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粹卿登南楼韵

鼓角声悲城上头,沈郎怀古一登楼。

下临平楚容回顾,北望神州定欲愁。

叫日征鸿云路冷,嘶风战马塞垣秋。

人间俯仰更兴废,江汉滔滔万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鼓角声在城头悲伤响起,沈郎触景生情,独自登上高楼。
向下望去,楚地平原尽收眼底,他回首北方,心中满是忧虑。
呼唤同伴的大雁在寒冷的云路上飞翔,战马在边塞秋风中嘶鸣。
人间世事沧桑变换,兴衰更迭,而江汉水滔滔不绝,永恒流淌。

注释

鼓角:战鼓和号角。
沈郎:泛指有感怀古人之志的人。
怀古:怀念或感慨古代的事迹。
登楼:登上高楼。
平楚:平坦的原野。
回顾:回头看。
神州:指中原地区。
愁:忧虑,愁绪。
征鸿:远行的大雁。
云路:高远的天空。
塞垣:边疆,边墙。
兴废:兴盛与衰败。
滔滔:水流不断的样子。
万古流:永远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和沈粹卿登南楼韵》。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鼓角声悲城上头,沈郎怀古一登楼。"

这里,诗人通过鼓角的声音,传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沈郎”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他们一起登上高楼,怀念过去。

"下临平楚容回顾,北望神州定欲愁。"

诗人从高楼上俯瞰,眼前是广阔的平原(平楚),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思。而“北望神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更远方的神秘之地的向往和不解的愁绪。

"叫日征鸿云路冷,嘶风战马塞垣秋。"

这里,诗人用“叫日征鸿云路冷”来形容天气的寒冷,而“嘶风战马塞垣秋”则描绘了一种战争的氛围和边塞的萧瑟感,表现了对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的无奈。

"人间俯仰更兴废,江汉滔滔万古流。"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人间俯仰”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而“江汉滔滔万古流”则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自然界的不变,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情感和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忧虑。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和陆簿九日二首(其一)

西风拂面饮微酣,小摘茱萸手自簪。

极羡酒兼诗共好,正缘人与景相参。

杜门不复贪游赏,落帽无由际剧谈。

叹息登高兄弟远,目随鸿雁过天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陆簿九日二首(其二)

风露萧萧叶半黄,老来情薄似秋阳。

一樽冷落思佳客,九日凄凉在异乡。

采菊何心追靖节,哦诗无语答仇香。

危台戏马今安在,休惹清愁搅石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陆簿韵

士龙才气极超然,奕奕家声见象贤。

惯学诗翁歌白雪,懒从举子选青钱。

三年小试淹岩邑,千里来归近日边。

流落倦游吾老矣,看公腾踏上凌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陈右司春雪

换却人间色界尘,千林别作一家春。

风姨寒重吹飞絮,月姊光凝映烂银。

曳履独游无此士,闭门高卧有何人。

试从群玉山头看,似与瑶台贝阙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