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坡观瀑

松底秋风翻两袂,杂随妇孺探胜地。

长谷横出小天池,斗下荦确沙石碎。

再折冥径路绝,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牵发甫脱免,乱石磊磊堆无次。

舆人掷我剑负行,跳践圆尖锋刃锐。

俄惊轰腾声震壑,瞥双白龙窜岩背。

潴为潭水清且深,苔痕草色浸苍翠。

更循铁壁寻瀑源,或挟而登蹲而憩。

突兀银潢一道开,鬼斧劈削灵槎逝。

吹泻峥嵘复蜿蜒,疑是骊龙抱珠睡。

云中见首独垂胡,下饮碧海光景丽。

蒸浮日气生绮文,投浴几辈欧凫戏。

列坐盘石罗酒,箕踞窥瞰神魂醉。

获此奇胜冠山北,唐宋诸贤所未至。

凿空忠今十载前,始遭海客发其秘。

颇悟造物无尽藏,亦缘阻险保幽邃。

衰老力弱摹状穷,安得柳州为作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三立在王家坡观赏瀑布的奇妙经历。首句“松底秋风翻两袂”,写秋风吹过松林,诗人衣袂飘动,显得轻松愉快。接着,他带着家人和孩子一同探索美景,经过“长谷横出小天池”的景色,感受地形的奇特。

“斗下荦确沙石碎”描绘了山路崎岖,碎石嶙峋。随后,诗人深入幽境,艰难前行,“再折冥径路绝,披拂榛莽穿荒翳”,展现了探险的艰辛与乐趣。在艰难中,诗人甚至丢弃了剑,形象生动。

“俄惊轰腾声震壑”至“疑是骊龙抱珠睡”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轰鸣声如龙吟,水势奔腾,形成清澈深潭,犹如骊龙潜藏。阳光照射下,潭水泛起斑斓色彩,仿佛龙珠在沉睡。

诗人继续追寻瀑布源头,攀登山崖,欣赏瀑布从“铁壁”倾泻而下的壮观画面,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坐在石头上,举杯畅饮,沉浸在这奇景中,心醉神迷。

最后,诗人感慨此地的美景罕为人知,直到十年前才被海客发现,感叹造物主的无穷宝藏和险峻之地隐藏的幽深之美。尽管年老体衰,仍希望能有柳宗元那样的才子为之作记,记录下这难忘的体验。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

收录诗词(212)

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编修泽寰偕族人笃余明经自庐陵游江南携示文信国画像及手札墨迹谨题其后

兴亡细事耳,人气延天命。

吾乡有文谢,万靡挽使正。

谢像藏退庐,竦瞻缀微咏。

二妙开图幅,奇表嵩华映。

附上府理礼,出处痛执政。

作事信天去,一语公自评。

错落数百字,肝胆写豪横。

我欲饮其气,吐以斫枭獍。

压寐魔重重,造劫萌非圣。

狼籍蹄迹间,孤攀血泪迸。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

昔岁寄江南,耆旧瞻四五。

播吟往还径,筇袂互翔舞。

一瞬扫霆雹,追忆指画肚。

硕果可园翁,望与钟阜伍。

等身杀青作,馀事记风土。

雅故启后生,人师骚坛主。

挺立兵戈际,其气如龙虎。

隐几出商歌,魈魅莫敢侮。

偶遭张藉阨,破翳神为弩。

天还读书眼,细字万物睹。

忧患老学易,證圣药狂瞽。

悠悠姬孔情,浃洽须眉古。

发蒙图中人,百代映谈麈。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四月朔蔡师愚仇徕之挈艇子寻青溪

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

半湾新涨飘英合,数叠苍山落照侵。

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

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石齐逸诗遗墨册闽人林研忱乞题

文山晚有吟啸集,尽出拘囚及绝粒。

嗟公此卷与之同,天挺人豪肺肠一。

婺源兵败誓九死,延喘从客仍把笔。

八十二章追咏怀,书势官奴句晞发。

平生遒义贯多艺,诗示鬼神想当日。

光芒寒胆声动心,传使百世懦夫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