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为南亩客,况此北窗时。
翻笑陶元亮,应多归去辞。
凉风昨夜起,残雨夕阳移。
坐卧身无事,茫然生远思。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偶题》描绘了诗人久居田园的生活,以及他对陶渊明般归隐生活的感慨。首句“久为南亩客”表达了诗人长期在田间劳作的身份,而“况此北窗时”则进一步强调了此时北窗独处的闲适时光。诗人以“翻笑陶元亮,应多归去辞”自嘲,笑自己或许比陶渊明更向往归隐,暗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凉风昨夜起,残雨夕阳移”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暗示诗人的心境。夜晚的凉风和傍晚的残雨,伴随着夕阳的移动,构成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
最后,“坐卧身无事,茫然生远思”直抒胸臆,诗人闲暇无事,静坐或躺卧之中,思绪飘向远方,流露出对未知的遐想和对内心深处的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不详
惆怅空堂晓,萧条秋气阴。
悬窗对疏雨,落叶满重林。
长往怀仙事,端居养道心。
谁知岁复晚,高志莫能寻。
理栉听鸣禽,搴帷望朝旭。
快然登前林,烟芳纷满瞩。
秋晴带馀阴,夜雨生新绿。
道胜绝纷华,情惬关幽独。
在天羡白云,凌风慕黄鹄。
赏心久巳违,感此劳中曲。
景落息炎氛,轻策稍相试。
微风送林木,皓月临平地。
路远忘前期,情惬随所至。
田父止我宿,茅屋劝客醉。
起步叩天空,仰对明星次。
一贪鸡黍筵,三叹前贤意。
轩冕愁束缚,江海伤憔悴。
且愿为老农,敢谓辞高位。
明发返故墟,努力看身事。
霜叶落渐空,暝鸟飞俱罢。
出门岁巳阑,倚树人方暇。
映月眺烟郊,了自见茅舍。
下有饭牛朋,商歌满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