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理栉听鸣禽,搴帷望朝旭。
快然登前林,烟芳纷满瞩。
秋晴带馀阴,夜雨生新绿。
道胜绝纷华,情惬关幽独。
在天羡白云,凌风慕黄鹄。
赏心久巳违,感此劳中曲。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晓出前林》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理栉听鸣禽”,通过梳理头发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准备启程时的闲适心情,同时聆听鸟儿的鸣叫,展现出环境的生机。接着,“搴帷望朝旭”描绘了拉开窗帘远眺东方初升的朝阳,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快然登前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步入前林,满眼皆是“烟芳纷满瞩”的景象,秋日晴空下仍有余晖,夜晚的雨水带来新生的绿色,景色宜人。诗人感叹“道胜绝纷华”,欣赏这超越世俗繁华的宁静之道,心境幽雅而独立。
最后两句“在天羡白云,凌风慕黄鹄”,诗人仰望天空,羡慕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又向往着黄鹄翱翔于风中的身影,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以晓行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忙碌生活中难得的赏心悦事的怀念。
不详
景落息炎氛,轻策稍相试。
微风送林木,皓月临平地。
路远忘前期,情惬随所至。
田父止我宿,茅屋劝客醉。
起步叩天空,仰对明星次。
一贪鸡黍筵,三叹前贤意。
轩冕愁束缚,江海伤憔悴。
且愿为老农,敢谓辞高位。
明发返故墟,努力看身事。
霜叶落渐空,暝鸟飞俱罢。
出门岁巳阑,倚树人方暇。
映月眺烟郊,了自见茅舍。
下有饭牛朋,商歌满初夜。
携手自京都,归心乃畴昔。
岂不恋明恩,久持金门戟。
今日故园身,残岁空堂夕。
含情亦何言,尘耒挂东壁。
晚日郊关迥,寒冬筋骨劳。
不知临旷野,何事走平皋。
斜路孤村引,空园乱木高。
岁阑今去卧,谁认在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