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

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

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

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

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

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夜晚的树林风韵清新,银河的云彩如丝般轻盈。
旧园里露水打湿草地,隔着城墙能听见鹤的鸣叫声。
落叶的季节从这里开始,离别的哀愁蕴含深远的情感。
听说你今晚会如此,倚着瑟琴弹奏商调的乐音。
外界的美景怎能少,但内心的思绪向谁倾诉呢?
秋天来临我思念回家,愿与你一同倾听嵩阳的笙歌。

注释

夜树:夜晚的树林。
风韵:风的韵味。
清:清新。
天河:银河。
云彩:云朵。
轻:轻盈。
故苑:旧园。
露草:沾露的草。
隔城:隔着城墙。
闻:听见。
鹤鸣:鹤的叫声。
摇落:落叶。
远情:深远的情感。
倚瑟:倚靠着瑟琴。
商声:商调的音乐。
外物:外界的景物。
中怀:内心。
倾:倾诉。
秋来:秋天来临。
归去:回家。
嵩阳笙:嵩阳的笙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的静谧图景。开篇两句“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将读者带入一个安静而又神秘的夜晚环境中,树木间的微风和星空中的细碎云朵都显得格外宁静。

紧接着,“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两句则描绘出一片湿润的草地以及远处传来的鹤叫声。这里的“故苑”可能指的是旧日游历之地,或是某种记忆的寄托,而“隔城”则增添了一份遥远和隔绝感。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预感以及离别的情绪:“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这里的“摇落”指的是树叶随风摇曳,即将飘落的景象,而“别离含远情”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两句中,“闻君当是夕”可能是在说即将与某位朋友相见,而“倚瑟吟商声”则表明诗人此刻的心境,或许正在弹奏着古代的乐器——瑟,发出商调的声音。这里透露出一丝孤独和怀旧的情感。

随后,“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两句,诗人似乎在说尽管身边有许多事物,但内心深处却仍然有一份倾注的思念,这份思念是无法用外界的事物来填满的。

最后,“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则是一种对故乡和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希望在秋天到来之际能够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一同聆听嵩阳(古地名)的笙声。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夜景、离别的忧伤以及对故土和往昔美好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詶乐天闻新蝉见赠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詶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

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

星气尚芳丽,旷望感心神。

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

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

如招后房宴,却要白头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詶湖州崔郎中见寄

风筝吟秋空,不肖指爪声。

高人灵府间,律吕伴咸英。

昔年与兄游,文似马长卿。

今来寄新诗,乃类陶渊明。

磨砻老益智,吟咏闲弥精。

岂非山水乡,荡漾神机清。

渚烟蕙兰动,溪雨虹蜺生。

冯君虚上舍,待余乘兴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谪居悼往二首(其一)

邑邑何邑邑,长沙地卑湿。

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

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

牛衣独自眠,谁哀仲卿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