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季冬雪中作

冻云横山风捲沙,槎牙古木鸣寒鸦。

长空黯淡常如晚,烟景凄迷亦自佳。

开窗未及一食顷,剪水俄倾六出花。

须臾势欲包天地,粲然枯卉皆璚葩。

江村景物堪入画,渔翁荡桨依枯葭。

重裘肥马谁氏子,银鞍蹀躞山路斜。

臞儒事业政不恶,拥书至乐何以加。

团圞共向榾柮火,温然春意生吾家。

不能半夜缚元济,亦懒扁舟泛若耶。

洒窗入竹有馀韵,顿觉时兴清无涯。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景之美。开篇“冻云横山风捲沙,槎牙古木鸣寒鸦”写出了严寒中大自然的荒凉与萧瑟,云朵被山峦挡住,狂风卷起了地面的沙尘,而古老的树木上栖息着鸣叫的寒鸦。接下来的“长空黯淡常如晚,烟景凄迷亦自佳”则表现出诗人对这种萧瑟景象的独特情感,即便在长时间的阴霾中,也有其独有的美。

“开窗未及一食顷,剪水俄倾六出花”这里的“剪水”指的是雪花,诗人描写了雪落的迅速和猛烈,如同刀剪一般。紧接着,“须臾势欲包天地,粲然枯卉皆璚葩”则形象地表达了雪覆盖一切的景象,即使是枯萎的植物,也被厚重的雪花装点得光彩夺目。

“江村景物堪入画,渔翁荡桨依枯葭”这两句描写的是冬日的江村之美,那里的一切都像是画中一般,而渔翁(打鱼的人)在枯树下摇动着他的舢板。

“重裘肥马谁氏子,银鞍蹀躞山路斜”则转向了对某位富贵之人的描写,他穿着厚实的衣物骑乘着健壮的马匹,而银色的马鞍在斜斜的山路上留下了痕迹。

“臞儒事业政不恶,拥书至乐何以加”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学问和仕途的态度,即便是平庸的士人也从事业中找到了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无需增添什么,因为已经十分充实。

“团圞共向榾柮火,温然春意生吾家”则是诗人在严寒之中,围坐于炉火旁,享受着春日的暖意,这种温暖如同春天般在家中萌发。

最后,“不能半夜缚元济,亦懒扁舟泛若耶。洒窗入竹有馀韵,顿觉时兴清无涯”写出了诗人对于无法在深夜里去帮助别人的遗憾,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是乘坐简陋的船只漂泊,也如同顺流而下,而“洒窗入竹有馀韵,顿觉时兴清无涯”则表达了诗人在听到竹叶间雪水滴落的声音后,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澈心境。

收录诗词(106)

刘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汉史

彭蠡万顷波,胥江八月涛。

所蓄盖有素,末流故滔滔。

君子贵养源,毋事驾说劳。

汉祖过百人,心动疑贯高。

田孟天下士,其忍负赵敖。

处死且不难,视身如鸿毛。

髡钳吾何畏,义命岂忍逃。

乘舆忽至止,兴运有所遭。

俛首与之语,议论诚英豪。

回视汉廷臣,谁能出尔曹。

即日拜守相,泥涂升九皋。

大闲不可踰,四维在所操。

我观忠义传,荣如华衮褒。

置君如奕棋,百岁犹腥臊。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读放翁剑南集

少陵先生赴奉天,乌帽麻鞋见天子。

乾坤疮痍塞目惨,人烟萧瑟胡尘起。

八月之吉风凄然,北征徒步走三川。

夜经战场霜月冷,累累白骨生苍烟。

五载栖栖客蜀郡,骑驴日候平安信。

喜闻诸将收山东,拭泪一望长安近。

瞿唐想见放船时,回首夔府多愁思。

蜀人至今亦好事,翠珉盛刻草堂诗。

放翁前身少陵老,胸中如觉天地小。

平生一饭不忘君,危言曾把奸雄扫。

周流斯世辙已环,一笑又入剑南山。

酒杯吸尽锦屏秀,孤剑声锵峡水寒。

万丈虹霓蟠肺腑,射虎刽鲸时一吐。

我虽老眼向昏花,夜窗吟哦杂风雨。

少陵间关兵乱中,放翁遭时乐且丰。

饱参要具正法眼,切忌错下将无同。

茶山夜半传机要,断非口耳得其妙。

君不见塔主不识古云门,异时衣钵还渠绍。

形式: 古风

寄张武子

霁月耿东南,流光净如洗。

幽人怀夜光,掬水弄清泚。

春云多态度,蒸缊出山麓。

舒卷无定踪,形容劳远目。

可人古锦囊,多乎斯二者。

造物发天藏,笔端妙陶冶。

我具择法眼,仅得窥一斑。

恨无餐玉法,谩入蓝田山。

别来岁月换,倏如飞鸟过。

升沉不足数,交谊果如何。

夜窗浥露气,策策秋声高。

假寐发永叹,念远心忉忉。

形式: 古风

喜儿辈归宁

凛凛寒威欲挟绵,棱棱病骨只忻眠。

灯花璀璨人归后,云色苍茫雪作天。

百岁光阴宁有几,四时饮啄且随缘。

拥炉莫厌团圞乐,节物峥嵘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