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念奴娇·十六夜对月读湖海楼词辄题其后》由清代诗人周星誉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深刻敬仰和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
开篇“髯乎堪恨”,以一种遗憾的口吻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未能在文学史上留下更多佳作的惋惜之情。接着,“占词名一代,竟无其匹”赞美了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代文人,他们的才华无人能及。
“早岁红牙添韵事,传唱六宫都彻”描绘了古代文人在宫廷中的影响力,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在皇宫中也受到推崇。接下来,“宰相衣冠,党人子弟,老作梁园客”则通过比喻,将这些文人比作梁园的客人,虽身处高位,却始终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情怀。
“功名五十,马周久已白头”借用了唐代诗人马周的故事,表达了对文人虽有功名,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接下来,“知否二百年来,替人属我,来与公争席”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愿意与前辈文人并肩,共同探讨文学之道。
“自写江南肠断句,恨少紫云擪笛”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紫云笛声的怀念,暗示了文学创作中情感的丰富和细腻。最后,“馀子徒劳,此才不易,鹿角谁当折”强调了文学才能的珍贵和难得,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文人的鼓励和支持。
“花前清啸,诗魂飞下寒月”以生动的画面收尾,描绘了诗人月下吟诗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赞美和对文学艺术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