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七日登缌山有感

花落春归可奈何,白头清泪几滂沱。

缌山不是西州路,敢作羊昙醉后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铎所作的《二月廿七日登缌山有感》。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花落、时光流逝的哀愁与感慨。

首句“花落春归可奈何”,开篇即点出季节更迭的无奈,花开花落,春去春回,自然规律不可违,引人深思。次句“白头清泪几滂沱”,诗人以自我的形象,通过“白头”这一细节,展现出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悲凉。泪如雨下,情感浓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哀悼。

“缌山不是西州路”,这里使用了典故,西州路是古代的一条道路,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之情。诗人将“缌山”与“西州路”相对比,暗示自己身处的地方并非思念的对象所在,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敢作羊昙醉后过”,引用了晋代名士羊昙在友人谢安去世后,酒醉后经过谢安墓时痛哭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自己不敢轻易造访思念之地,以免触景生情,引发更深的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对过往人事的怀念与感慨。

收录诗词(97)

谢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华严寺有感

又作华严寺里眠,一灯无寐故依然。

谁知五度经行客,白发相看四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过白沟河有感

山后山前十六州,坐输天险竟谁收。

过河漫作千秋恨,狼籍曾闻在白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雨中有怀古直

醉里乾坤不记年,忽闻多病亦凄然。

可应寂寂青灯地,谁共呻吟对雨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答陆鼎仪诲言

少年被缨冠,侧身群贤后。

狂悖寡自持,多言众所咎。

繁辞剧无益,欲制已出口。

有时杂诙谐,触冒遭诋诟。

虽言不为虐,于德实云疚。

三复白圭篇,令人重颜厚。

愧无请益辞,负我直谅友。

陆君多雅怀,指我以瑕垢。

翻然为起敬,竦立敛双肘。

退之喜嘲狎,籍谏终不受。

才高使之然,嗟我实未有。

书绅古人戒,敢不佩左右。

感子期重陈,终焉愧琼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