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仰庵池上梅韵

窗外梅兄不可无,山人一见两眉舒。

江头千树应难得,池上数根宜有馀。

蟾魄浮香无定相,虬枝压水可常居。

只愁疏影翻多事,一片清光不得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窗外梅花不能缺少,见到它山人眉头舒展。
江边成千上万的树可能难以寻得,而池塘边几根就足够了。
月光下浮动的香气没有固定的样子,盘曲的树枝压在水面可以长久停留。
只担心稀疏的影子会带来许多烦恼,只愿这一片清冷的月光不会空缺。

注释

梅兄:对梅花的亲切称呼,寓意友情深厚。
山人:诗人自谦之词,指自己。
难得:形容稀少,不易找到。
馀:剩余,此处指适宜的数量。
蟾魄:月亮,古人常以‘蟾蜍’或‘蟾魄’代指月亮。
虬枝:弯曲的老树枝。
疏影:稀疏的树影。
清光:清冷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窗外梅兄不可无,山人一见两眉舒。"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如同对待亲朋好友一般,称之为“梅兄”,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一旦看到梅花,便感到心情舒畅,两道眉毛也随之舒展开来。

"江头千树应难得,池上数根宜有馀。"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即便是在江边成千上万的梅林,也不如在静谧的池塘旁几棵梅花来的珍贵。这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独特景致的偏爱。

"蟾魄浮香无定相,虬枝压水可常居。"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飘香的景象,以及枝条低垂至水面的生动图景。“蟾魄”指的是月亮,“虬枝”则形容梅树的曲折姿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希望常驻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

"只愁疏影翻多事,一片清光不得虚。"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忧虑之情。他担心那些稀疏的梅花影子会因为世事变迁而消逝,希望能够珍惜那一片清澈的光芒,不要白白浪费。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趣与审美观点。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伯兄适庄访立斋

园林襟带两三家,翁季怡怡意度嘉。

时把酒杯倾月影,或烧石鼎煮天花。

青编有味毋吾隐,白发无情任汝加。

翠竹数竿新映石,岁寒只此是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汪元思喜雨韵

龙蛰金瓶小,神驱雨阵斜。

建瓴飞素练,走涧舞生蛇。

风使开云磨,雷香隐炮车。

农人有骄色,一饱不须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易岩兰菊韵

小春天气未和平,冷暖于人孰重轻。

幽菊瘦兰皆有味,凄风楚雨自无情。

披来破衲便身稳,写到新诗彻骨清。

个里不知谁得失,薰莸境界要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易岩首夏韵

垂老东君恋旧寒,惜春情绪正孤单。

笑它功业传千古,还我诗书博一安。

芍药阶前风味浅,酴醾架上典刑残。

勒回春色凭诗句,生意津津上笔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