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咏史十二首(其八)》,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陈肇兴。诗中以历史为题材,对唐朝的某些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句“不死何曾有药丸,唐家终始误金丹”暗指唐朝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最终导致国事衰败,暗示了对道教丹药迷信的批判。次句“河山割裂归方镇,妇寺平分揽大权”描绘了藩镇割据和宦官干政的局面,反映了唐朝后期中央权力的削弱。
第三句“占得诗名高万古,传来军制仿三单”则转而提及唐朝诗歌艺术的繁荣,以及军事制度的混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祗今七德馀歌舞,想见前皇创业难”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的感慨,认为尽管唐朝文化璀璨,但国家治理上却只剩下歌舞升平,创业之艰难不易被遗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揭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