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其三)

苍茫暝色远林间,倦鸟归云意自閒。

晚酌罢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自面对青山时的心境与情感。

首句“苍茫暝色远林间”,以“苍茫”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广阔深远的视觉效果,紧接着“暝色”和“远林间”则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静谧与辽阔,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次句“倦鸟归云意自閒”,借“倦鸟归云”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倦鸟象征着劳顿之后的回归与休息,而“意自閒”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与淡泊,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后两句“晚酌罢来无一事,捲帘独坐对青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孤独的主题。诗人结束了一天的饮酒活动,回到静谧的居所,卷起窗帘,独自一人面对着远处的青山。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愉悦与心灵平静。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倪同知加冠服致仕

行春露冕未须奇,章服还加去郡时。

汉吏不求名赫赫,闽山犹怪去迟迟。

十年佐政心如水,七县生灵口似碑。

我欲留君犹未得,江边父老亦奚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孝宗皇帝挽章二首(其一)

宽仁延二纪,兵甲偃三垂。

问膳长秋数,求衣昧爽迟。

懋昭汤不迩,端拱舜无为。

莫绘乾坤象,谁为太史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孝宗皇帝挽章二首(其二)

宫车仍跸路,陵寝却因山。

天意悲风惨,皇图化日閒。

圣神三代上,礼乐百年间。

北望飞龙远,髯弓动莫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凤雏行赠毛锡朋

凤兮凤兮,何睹之艰。一出于虞廷,再鸣于岐山。

迩来三四千年间,寂寥兮不闻不见,徒闻凡鸟声间间。

梧桐兮萋萋,竹实兮离离。

迟尔之来兮,览德辉而下之。

一鸣兮使我朝廷清,法度贞,三台明润无搀枪。

再鸣兮使我四海平,礼俗成,百蛮朝贡无甲兵。

鸟中之凤人中豪,河东之薛隆中庞。

谢家池上名俱高,毛翁之鸣当云霄。

有雏丹穴文九苞,龙文燕颔谁可曹。

毛生毛生真凤毛,一鸣兮再鸣兮,吾将侧耳听尔于明盛之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