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胡洵

胡生早年甚心苦,自云耻与诸生伍。

读书不免四壁空,世乱还须用吾武。

拓戟开弓筋力强,一闻杀贼心飞扬。

无官不得骑官马,搴旗走下千仞冈。

玉笥山前水流血,白日不回大刀折。

胜败明知不可期,庐陵要使多忠节。

我来哭君泪满衣,君母老大君儿痴。

扬旂挝鼓徒旅去,孤云落日精魂归。

丈夫树勋当许国,一死如君独悽恻。

君不见武昌兵八千,尽向淮南看明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胡生年轻时内心非常苦闷,自言羞于与一般书生为伍。
读书却只能让四壁空空,世道动荡更需展现我的武勇。
拉开强弓,力量强大,一听说杀敌就热血沸腾。
没有官职就不能骑官家的马,我要挥旗直下千丈高山。
玉笥山前河水染成血色,白日也无法修复那把大刀。
胜负虽知难以预料,但庐陵之地我希望有更多忠诚之士。
我来悼念你,泪水湿透衣襟,你的母亲年迈,你儿子如此痴心。
举旗击鼓带领众人离去,你孤云般的灵魂伴着落日回归。
男子汉立功应当报效国家,像你这样的一死,令人悲痛。
你可曾见武昌八千兵,如今都只能在淮南仰望明月。

注释

胡生:诗中人物。
甚:非常。
心苦:内心苦闷。
耻:羞耻。
诸生:一般书生。
伍:群体。
四壁空:家中贫穷。
世乱:社会动乱。
武:武力。
拓戟:张开戟。
筋力强:力量强大。
杀贼:杀敌。
无官:没有官职。
搴旗:拔旗。
千仞冈:千丈高山。
玉笥山:地名。
水流血:河水染血。
大刀折:大刀损坏。
庐陵:地名。
忠节:忠诚节操。
哭君:悼念你。
满衣:湿透衣襟。
君母:你的母亲。
老大:年迈。
儿痴:儿子痴心。
扬旂:举旗。
挝鼓:击鼓。
徒旅:众人。
孤云落日:孤寂的云和落日。
精魂归:灵魂回归。
丈夫:男子汉。
树勋:立功。
许国:报效国家。
悽恻:悲痛。
武昌兵:武昌的士兵。
淮南:地名。
看明月:仰望明月。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悼念胡洵的作品,题为《哭胡洵》。诗中描绘了胡洵早年的志向与困境,他不愿与一般书生为伍,渴望在乱世中展现自己的武勇。他力大无穷,一心报国,战场上奋勇杀敌,即使受伤流血也不退缩。然而,尽管他明白胜败难料,仍坚守庐陵,希望激励更多人保家卫国。

诗中表达了对胡洵壮烈牺牲的哀悼,他的母亲年迈,儿子却已离世,令人悲痛。诗人感慨胡洵虽然身死,但精神犹在,如同孤云落日,英魂永存。最后,诗人以武昌八千兵的历史典故,暗示胡洵的英勇事迹将被后人铭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曹居贞进士月下弹琴图引

秋风潇潇,秋月满林。彼美一人,匡坐弹琴。

我一见之伤我心。问谁画者天机精。

碧天泻河汉,思入秋冥冥。

不闻弦上声,流水高山先有情。

想当美清夜,音响何泠泠。

石泉寒激山间深,玉佩早朝天阙明。

月满洞庭白鹤唳,霜飞巫峡元猿吟。

画师真好手,神妙岂在论丹青,我独不见薰风奏虞廷。

螳螂杀心纷相仍,烟尘鼙鼓回风腥。

我欲破琴绝弦独携白石,高卧长松阴。

重为告曰:美人兮美人,抱琴自古求知音。

形式: 古风

小重山.秋思

秋入瑶台玉簟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

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

眉月画应慵,瘦臞□对镜、怨容光。

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疏影下银床。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忆秦娥.咏雪

天羃羃。彤云黯淡寒威作。寒威作。

琼瑶碎剪,乘风飘泊。佳人应自嫌轻薄。

乱将素影投帘幕。投帘幕。不禁清冷,向谁言着。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调歌头.次东坡韵

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

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

桂殿风香暗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

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

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

安得云鬟香臂,飞入瑶台银阙,兔鹤共清全。

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