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月不把镜,羞看两鬓尘。
读书增意气,携刺减精神。
道路谁推毂,江湖赋采蘋。
从来麋鹿性,那作帝乡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都下书怀》,表达了作者在京城中的内心感受。首句“半月不把镜,羞看两鬓尘”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未照镜子,感叹岁月流逝,两鬓已生出白发,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接下来,“读书增意气,携刺减精神”表明通过读书,诗人增添了志气,但因频繁应酬而显得精神疲惫。诗人以“道路谁推毂,江湖赋采蘋”自比,暗示自己在官场中感到孤独,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像隐士般的生活。最后两句“从来麋鹿性,那作帝乡人”直接表达了诗人本性向往自由,不愿在繁华的都城中迷失自我,更倾向于过上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人生追求。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雪化晴檐雨,炉烘冻壁春。
穷犹恋诗酒,懒不正衣巾。
寂寞安吾分,奔驰失我真。
枯桐就煨烬,容有赏音人。
醉卧长安市,思归东海涯。
瓶馀残腊酒,梅老隔年花。
日与愁为地,时凭梦到家。
乡书三两纸,一读一咨嗟。
车马喧临十二门,乐从闲处度朝昏。
诗书岂为功名重,轩冕何如道谊尊。
志士不能行所学,明君亦或讳忠言。
世间事事如人意,未必商山有绮园。
手携漫刺访朝官,争似沧洲把钓竿。
万事看从今日别,九原叫起古人难。
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
多谢天公怜客意,霜风未忍放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