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书怀

半月不把镜,羞看两鬓尘。

读书增意气,携刺减精神。

道路谁推毂,江湖赋采蘋。

从来麋鹿性,那作帝乡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已经半个月没有照镜子,不敢去看两鬓增添的白发。
阅读书籍让我更加意气风发,带着名片拜访却显得精神疲惫。
走在路上无人引荐,只能在江湖中采集水草为生。
我本性如同麋鹿般自由,怎能成为京都之人。

注释

半月:超过半个月。
镜:镜子。
羞:感到羞愧。
两鬓:两边鬓角。
尘:白发。
读书:阅读书籍。
增:增加。
意气:精神和志气。
携刺:带着名片。
减:减少。
精神:精力。
道路:人生道路。
推毂:推荐、引荐。
江湖:指社会或民间。
赋采蘋:采集水草,比喻漂泊生活。
从来:自始以来。
麋鹿性:像麋鹿一样的天性。
那作:怎能做。
帝乡:京都,皇帝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都下书怀》,表达了作者在京城中的内心感受。首句“半月不把镜,羞看两鬓尘”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未照镜子,感叹岁月流逝,两鬓已生出白发,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接下来,“读书增意气,携刺减精神”表明通过读书,诗人增添了志气,但因频繁应酬而显得精神疲惫。诗人以“道路谁推毂,江湖赋采蘋”自比,暗示自己在官场中感到孤独,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像隐士般的生活。最后两句“从来麋鹿性,那作帝乡人”直接表达了诗人本性向往自由,不愿在繁华的都城中迷失自我,更倾向于过上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都中书怀二首(其二)

雪化晴檐雨,炉烘冻壁春。

穷犹恋诗酒,懒不正衣巾。

寂寞安吾分,奔驰失我真。

枯桐就煨烬,容有赏音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都中书怀二首(其一)

醉卧长安市,思归东海涯。

瓶馀残腊酒,梅老隔年花。

日与愁为地,时凭梦到家。

乡书三两纸,一读一咨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都中次韵申季山

车马喧临十二门,乐从闲处度朝昏。

诗书岂为功名重,轩冕何如道谊尊。

志士不能行所学,明君亦或讳忠言。

世间事事如人意,未必商山有绮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都中怀竹隐徐渊子直院

手携漫刺访朝官,争似沧洲把钓竿。

万事看从今日别,九原叫起古人难。

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

多谢天公怜客意,霜风未忍放深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