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不见月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沾襟万条血。

姮娥留笑待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

高唐妒妇心不闲,招得封姨同作难。

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綵鸾。

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

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

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

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中秋不见月》,通过对去年中秋月圆之夜与今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期待。首句“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沾襟万条血”描绘了去年中秋明亮的月亮映照着诗人满含泪水的衣襟,暗示了诗人可能遭遇的不幸或悲痛之事。接下来,“姮娥留笑待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借嫦娥的意象,表达对团圆的期盼,但又流露出无奈和孤独。

“高唐妒妇心不闲,招得封姨同作难”运用神话典故,暗示环境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紧张。诗人感叹月宫中的嫦娥和人间的妒妇都给他带来了困扰。“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綵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思念。

“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借用周公梦娶的故事,表达诗人对月的执着追寻,即使夜深人静,月色依旧,而知音难觅。“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则感慨世事变迁,失去了像赵知微那样能共赏清景的朋友,增添了孤独感。

最后两句“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以乌鹊的安静和诗人倚杖长叹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期待来年身体好转后,能再次与友人相聚赏月,以“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蟆”寄托希望和对未来团聚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不见月的景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书怀示友十首(其十)

青青堂西竹,岁寒不缁磷。

蓬蒿众小中,拭眼见长身。

澹然冬日影,此处极可人。

子猷幸见过,一洗声色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书怀示友十首(其九)

萧萧十月菊,耿耿照白草。

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风霜要饱更,独立晚更好。

韩公真躁人,顾用扰怀抱。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书怀示友十首(其八)

扬雄平生学,肝肾困雕镌。

晚于玄有得,始悔赋甘泉。

使雄早大悟,亦何事于玄。

赖有一言善,酒箴真可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书怀示友十首(其七)

仲舒老一经,策世非所长。

瓦鼎荐蔬食,但取充饥肠。

伟哉贾生书,开阖有耿光。

既珍亦可饱,举俗不见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