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示友十首(其七)

仲舒老一经,策世非所长。

瓦鼎荐蔬食,但取充饥肠。

伟哉贾生书,开阖有耿光。

既珍亦可饱,举俗不见尝。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董仲舒精通儒家经典,但治理国家并非他的专长。
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仅以蔬菜为食,只为填饱肚子。
贾谊的著作气势磅礴,充满光明磊落的精神。
他的思想虽然珍贵,却难以满足世俗的口腹之欲。

注释

仲舒: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儒学家。
一经:一种儒家经典。
策世:治理国家。
非所长:不是他的专长。
瓦鼎:形容器皿简单,可能指粗陋的饮食器具。
荐:献上,此处指食用。
蔬食:蔬菜食物。
但取:只求。
伟哉:伟大啊。
贾生:指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开阖:开合有度,形容文章或思想深邃变化丰富。
耿光:光明磊落。
既珍:既珍贵。
可饱:足以饱腹。
举俗:整个社会。
不见尝:未被广泛接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书怀示友十首》中的第七首,主要表达了对董仲舒和贾谊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态度。首句提到董仲舒专注于儒家经典,但这并非他的长处所在。接下来描述他过着简单的生活,仅以粗茶淡饭度日,强调的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然后诗人赞美贾谊的著作深邃且富有洞见,犹如珍贵的书籍既能滋养心灵,又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然而,这样的智慧并未被世俗广泛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赞扬了两位学者的高尚品质和他们的思想深度,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深刻见解可能的忽视。诗人陈与义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即追求内在精神富足的同时,也能在朴素生活中找到满足。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书怀示友十首(其六)

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

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

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

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

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

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

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

形式: 古风

书怀示友十首(其五)

我策三十六,第一当归田。

柴门种杂树,婆娑乐馀年。

是中三益友,不减二仲贤。

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书怀示友十首(其四)

我梦钟鼎食,或作山林游。

当其适意时,略与人间侔。

觉来迹便扫,我已不悲忧。

人间安可比,梦中无悔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书怀示友十首(其三)

平生诗作祟,肠肚困藿食。

使我忘隐忧,亦自得诗力。

绝知是馀蔽,且复求今日。

不如付杯酒,一笑万事毕。

毛颖仅升堂,曲生真入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