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月燕郊草尚青,送君且为住邮亭。
明朝月落漳河晓,无限飞鸿不可听。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九月燕郊草尚青”以秋天的燕郊为背景,虽已入秋,但草色依旧青翠,营造出一种虽季节更替,但生机犹存的氛围。接着,“送君且为住邮亭”,诗人暂时停下脚步,与友人在邮亭停留,准备送别,这一细节体现了送别时的不舍与深情。
“明朝月落漳河晓”一句,将时间推移到次日清晨,月亮落下,漳河迎来黎明,时间的流转暗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而“无限飞鸿不可听”则通过描写远方飞鸿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关切与祝福。飞鸿寓意着友人的远行,它们的鸣叫虽在远方,却无法听见,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遥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也有对远方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天外思将新岁酒,雪中同醉故人家。
折梅忆客楚江远,冻竹闭门山郭斜。
春昼锄犁无素业,少年词赋共青霞。
长安沟柳看垂发,直恐相望到鬓华。
万里江流断,双崖地脉通。
冥冥浮积气,漠漠送长风。
沧海孤帆外,神州落照中。
人生如鸟迹,独上俯鸿蒙。
道边只堠复双堠,天半大山宫小山。
客子出林暮唤渡,居人微雨寒闭关。
横空积树云漠漠,交流断径溪潺潺。
不知苍谷最深处,乔松白鹤谁往还。
秋山红叶重,烟树暮岩钟。
水澹松玆郭,月生天柱峰。
人閒二南岳,江上六禅宗。
怅望停车者,征途何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