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龙州樊使君

曾见邛人说,龙州地未深。

碧溪飞白鸟,红旆映青林。

土产唯宜药,王租只贡金。

政成开宴日,谁伴使君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曾经听邛地人述说,龙州的地域并不算偏僻。
碧绿的溪流中白鸟飞翔,红旗在青翠的树林中映衬。
此地特产最适合种植药材,向王宫进贡的只有黄金。
地方治理完善举办宴席之时,有谁陪伴太守吟诗作乐呢?

注释

曾见:曾经看见或听说。
邛人:指邛地(古地名)的人。
龙州:地名,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州郡。
地未深:意指地方不偏远或不闭塞。
碧溪:清澈碧绿的溪流。
飞白鸟:白鸟在空中飞翔。
红旆:红色的旗帜,古代多用于军中或仪仗。
青林:青葱的树林。
土产:本地出产的物品。
宜药:适宜种植药材。
王租:向王室缴纳的赋税。
贡金:进贡的黄金。
政成:政事成功或地方治理完善。
开宴:举办宴会。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吟:吟诗,这里指文学创作或吟诵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风光图。"曾见邛人说,龙州地未深"两句,通过邛人的口述,传达了对龙州地理位置和深浅的了解。这里的“深”字,不仅指地势,更有地方文化、历史的厚重感。

"碧溪飞白鸟,红旆映青林"一联,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动态描写,勾勒出龙州边塞的自然美景。碧溪中的白鸟翱翔,其清新脱俗与边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而红色的旆旗在青翠的林间摇曳,映衬出一种军事活动的氛围,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的紧张气氛。

"土产唯宜药,王租只贡金"两句,则转向地方特产和经济往来。龙州之地,以出产草本药材而闻名,而贡奉给朝廷的则是黄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边疆地区与中央的经济联系。

最后,"政成开宴日,谁伴使君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龙州使君能够在政治平稳、边境安宁的情况下,举行宴席之际,能有谁来陪伴其吟诗作乐的关切。这里蕴含着对使君工作环境和个人生活情感的关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展现了龙州的自然风光,也触及了边塞地区的特定经济文化和政治氛围,同时还透露出诗人对于使君个人的关心。在唐代诗歌中,这样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观察与细腻情感。

收录诗词(155)

许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 字:文化

相关古诗词

送刘校书游东鲁

内阁劳雠校,东邦忽纵游。

才编精二雅,分合遇诸侯。

暗海龟蒙雨,连空赵魏秋。

如经麟见处,驻马瞰荒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防州邬员外

千溪与万嶂,缭绕复峥嵘。

太守劳车马,何从驻旆旌。

椒香近满郭,漆货远通京。

唯涤双尘耳,东南听政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张员外西川从事

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

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

剑横阴绿野,栈响近丹霄。

迎驿应相续,悬愁去路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李员外知扬子州留务

帝命分留务,东南向楚天。

几程回送骑,中路见迎船。

冶例开山铸,民多酌海煎。

青云名素重,此去岂经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