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古辞七首(其二)

昔与君别时,蚕妾初献丝。

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捣治。

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缁。

离心壮为剧,飞念如悬旗。

石席我不爽,德音君勿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从前与你分别时,蚕妾刚开始献丝。
怎料时光飞逝,冬衣已经备制。
织绣多半散乱,绢帛久置已染尘。
离别之心愈发强烈,思绪飞扬如悬挂的旗。
我心坚定未曾忘,望你勿背美德之名行欺瞒。

注释

昔:从前,过去。
君:你。
别:分别。
蚕妾:养蚕的婢女。
初:刚刚。
献丝:提供蚕丝。
何言:哪里想到。
年月驶:时间飞快流逝。
寒衣:冬季的衣服。
捣治:准备,制作。
绦绣:织有绦带的刺绣品,这里泛指衣物。
废乱:散乱,不整齐。
篇帛:成匹的绸缎。
尘缁:蒙尘变黑。
离心:离别的愁绪。
壮为剧:越发强烈。
飞念:飞快的思绪,此处指对对方的思念。
悬旗:比喻思绪鲜明、高挂,易于察觉。
石席:比喻坚定不移,这里指我的心意。
不爽:没有差错,坚定不移。
德音:美好的名声,此处指你的美德。
君勿欺:希望你不要欺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昔日与君别时的回忆,以及现实中寒衣已备却无人共享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的深沉思念和复杂情感。蚕妾初献丝,是春天女红的一部分,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捣治"则表明时光匆匆,却唯独对寒冷的衣物有所准备,这种孤独感和无人分享的寂寞是诗中的核心情感。

"绦绗多废乱,篇帛久尘缁"一句,更深化了这种感受。绦绗指的是丝织品,而篇帛则是古时书写用的丝制材料,这里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混乱和文字创作上的困顿。

"离心壮为剧,飞念如悬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如同悬挂在空中的旗帜,无处安放。这种比喻强烈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最后两句"石席我不爽,德音君勿欺"则是对亲密伙伴的一种呼唤,表明自己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仍旧珍视,而希望对方也不要忘记那份情谊。在这里,“石席”象征着坚硬不变的承诺和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绍古辞七首(其七)

暖岁节物早,万萌迎春达。

春风夜㛹娟,春雾朝晻霭。

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

天传愁民命,含生但契阔。

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

形式: 古风

绍古辞七首(其四)

孤鸿散江屿,连翩遵渚飞。

含嘶衡桂浦,驰顾河朔畿。

攒攒劲秋木,昭昭净冬晖。

窗前涤欢爵,帐里缝舞衣。

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绍古辞七首(其五)

凭楹玩夜月,迥眺出谷云。

还山路已远,往海不有群。

徘徊清淮汭,顾慕广江濆。

物情乖喜歇,守操古难闻。

三越丰少姿,容态倾动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绍古辞七首(其六)

开黛睹容颜,临镜访遥途。

君子事河源,弥祀阙还书。

春风扫地起,飞尘生绮疏。

文袿为谁设,罗帐空卷舒。

不怨身孤寂,但念星隐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