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古辞七首(其七)

暖岁节物早,万萌迎春达。

春风夜㛹娟,春雾朝晻霭。

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

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

天传愁民命,含生但契阔。

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

形式: 古风

翻译

温暖的时节万物早早复苏,万种生物迎接春天的到来。
春风在夜晚如此温柔美好,春雾则在早晨朦胧弥漫。
柔软的兰草叶已可采摘,桑树的嫩枝轻轻一捋就断。
面对这美景却只能哀叹,心情烦闷困守在闺房之中。
上天似乎在为民间疾苦而愁,众生的命运紧密相连又充满变数。
忧伤袭来无人并肩同行,思绪纷乱如同蔓延的葛藤。

注释

暖岁:温暖的时节。
节物:季节性的景物。
万萌:万物复苏。
迎春达:迎接春天的到来。
春风夜:春夜的风。
春雾:春天的雾气。
朝晻霭:早晨时分朦胧的样子。
软兰叶:柔嫩的兰草叶。
可采:可以采摘。
柔桑条:桑树的嫩枝。
易捋:容易折下。
怨咽:哀怨哽咽。
对风景:面对美好景色。
闷瞀:心情烦闷。
守闺闼:困守在闺房中。
天传:上天似乎传达。
愁民命:为人民的生活忧虑。
含生:众生,一切有生命的存在。
契阔:紧密相连又充满变数。
忧来:忧伤来临。
无行伍:没有同伴。
历乱:纷乱。
如覃葛:像蔓延的葛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节物早生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在春天的活力与美丽。"暖岁节物早,万萌迎春达"表明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暖,各种植物都竞相生长,充满了生机。

"春风夜㛹娟,春雾朝晻霭"则描写了春风轻拂,春雾缭绕的景象,其中“夜㛹娟”和“朝晻霭”形容春天特有的细腻柔和之感。

接下来的"软兰叶可采,柔桑条易捋"更具体地指出了可以采摘的软弱的兰花叶子,以及容易编制成物品的柔软的桑条。这些细节丰富了春日景色,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然而,诗人的心情并非全然愉悦。"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阎"表达了一种内心的不平与寂寞,以及在这繁华春色中独自守着幽闭的空间,这里的“闺阎”暗示了诗人可能处于一种被隔绝或限制的情况。

接着,“天传愁民命,含生但契阔”则透露出诗人对民众困苦命运的关切,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忧虑。这里的“天传愁”意味着命运如同天意一样不可抗拒,而“含生但契阔”则表达了生命中的无常与隔阂。

最后,“忧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外界混乱局势的感受。"无行伍"形容没有秩序或规则,而“历乱如覃葛”则是将生活中的种种困扰比作杂乱复杂的蔓草,这些词汇都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外界的无奈。

总体而言,诗中既有春天美好的描绘,也有诗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交织的佳作。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绍古辞七首(其四)

孤鸿散江屿,连翩遵渚飞。

含嘶衡桂浦,驰顾河朔畿。

攒攒劲秋木,昭昭净冬晖。

窗前涤欢爵,帐里缝舞衣。

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绍古辞七首(其五)

凭楹玩夜月,迥眺出谷云。

还山路已远,往海不有群。

徘徊清淮汭,顾慕广江濆。

物情乖喜歇,守操古难闻。

三越丰少姿,容态倾动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绍古辞七首(其六)

开黛睹容颜,临镜访遥途。

君子事河源,弥祀阙还书。

春风扫地起,飞尘生绮疏。

文袿为谁设,罗帐空卷舒。

不怨身孤寂,但念星隐隅。

形式: 古风

绍古辞七首(其三)

瑟瑟凉海风,竦竦寒山木。

纷纷羁思盈,慊慊夜弦促。

访言山海路,千里歌别鹤。

弦绝空咨嗟,形音谁赏录。

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

徒畜巧言鸟,不解心款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