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座主相公雨中作

清气润华屋,东风吹雨匀。

花低惊艳重,竹净觉声真。

山际凝如雾,云中散似尘。

萧萧下碧落,点点救生民。

缓洒雷霆细,微沾瓦砾新。

诗成难继和,造化笔通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清新的气息滋润着华丽的房屋,东风轻轻吹过,雨水均匀地洒落。
花朵低垂,更显娇艳,竹子经过雨水清洗,声音显得格外真实。
山间的雾气凝重,仿佛被风吹散在云端,如同尘埃般飘渺。
碧绿的叶子萧瑟落下,点点滴滴似乎在拯救世间苍生。
雨水缓慢而轻柔地洒下,像细微的雷霆,新瓦上微微湿润。
我写下这首诗,却难以再有回应,大自然的创作仿佛出自神的手笔。

注释

清气:清新的空气。
华屋:华丽的房屋。
东风:春风。
雨匀:雨水均匀。
花低:花朵低垂。
惊艳重:更显娇艳。
竹净:竹子洗净。
声真:声音真实。
山际:山间。
凝如雾:凝重如雾。
云中散似尘:在云端散开如尘埃。
萧萧:萧瑟。
碧落:碧绿的叶子。
救生民:拯救众生。
雷霆细:细微的雷霆。
瓦砾新:新瓦上。
诗成:诗写成。
难继和:难以回应。
造化:大自然。
笔通神:如神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的自然美和生机。开篇“清气润华屋,东风吹雨匀”即设定了整体氛围,给人以清新和温润之感。接着“花低惊艳重,竹净觉声真”则具体描绘了植物在春雨中的生动姿态,花朵因雨水而显得更加鲜艳,竹子在细雨中发出清脆的响声。

诗人随后转向山势和云烟的描写,“山际凝如雾,云中散似尘”使人感受到春日山峦间云雾缭绕的神秘。接下来的“萧萧下碧落,点点救生民”则表达了春雨滋润万物、普施恩泽的意境。

在末尾部分,“缓洒雷霆细,微沾瓦砾新”展示了诗人对细雨中雷声和雨水洗涤尘垢的细致感受。而“诗成难继和,造化笔通神”则是诗人自赞其作品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柔美的语言,展现了春雨中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生命与创作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和裴令公游南庄忆白二十韦七二宾客

四郊初雨歇,高树滴犹残。

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宽。

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

斗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

樽前多野客,膝下尽郎官。

斸石通泉脉,移松出药栏。

关东分务重,天下似公难。

半醉思韦白,题诗染彩翰。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结搆立嘉名,轩窗四面明。

丘墙高莫比,萧宅僻还清。

池际龟潜戏,庭前药旋生。

树深檐稍邃,石峭径难平。

道旷襟情远,神闲视听精。

古今功独出,大小隐俱成。

曙雨新苔色,秋风长桂声。

携诗就竹写,取酒对花倾。

古寺招僧饭,方塘看鹤行。

人间无此贵,半仗暮归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裴结端公早朝

鱼钥千门启,鸡人唱晓传。

冕旒临玉殿,丞相入炉烟。

列位同居左,分行忝在前。

仰闻天语近,俯拜佩声连。

綵杖祥光动,彤庭霁色鲜。

威仪谁可纪,柱史有新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门下相公雨中寄裴给事

晓起闲看雨,垂檐自滴阶。

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

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

气消浓酒力,心助独吟怀。

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

綵毫无限思,念与夕郎乖。

形式: 排律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