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官经硖石县

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

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

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

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

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

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

形式: 排律 押[屋]韵

翻译

我被贬谪经过东畿地区,到达的州名叫濮。
家乡正值清明时节,面对清风我禁不住痛哭失声。
溪水漫长,两岸垂柳如帷幕般低垂,山势温暖,花开得像尘埃般繁多。
旅店的人惊讶于我的官服,乡野老人感伤于陵谷变迁。
暮色中鸟儿成群飞过,狐狸尾巴在风中摇摆如旗。
还能为地方州郡效力,确实是因为蒙受了皇上的恩惠。

注释

谪宦:被贬谪做官。
东畿:古代中国京城周围地区。
濮:地名,指濮州。
清明:春季的一个节气,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逆旅:旅店,客舍。
陵谷:山陵与山谷,比喻世事变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贬官而行旅途中的情感和所见到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哀伤之情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谪宦过东畿,所抵州名濮"一句中,“谪宦”指的是被贬官降职的情形,而“东畿”则是行程中的一个地点。“所抵州名濮”表明诗人到达的目的地是一座叫做濮阳的地方。这里,诗人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营造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氛围。

"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这两句中,“故里”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曾居住的地方。“欲清明”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即将到来的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期盼。而“临风堪恸哭”则是诗人在面对这份美好的自然之景时,内心所产生的哀伤与悲痛。这里通过“临风”和“堪恸”,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和不舍。

"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这两句描绘的是春日景色。“溪长柳似帷”中,“柳”在这里象征着温柔与美好,而“似帷”则是说柳树的枝条轻柔地垂挂下来,如同窗帷一样。紧接着,“山暖花如醭”一句,通过对春日山野之花的描写,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勃、温馨宜人的感觉。

"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这两句诗中,“逆旅”指的是反方向的旅行,而“讶簪裾”则是说诗人在途中惊叹于衣物单薄。而“野老悲陵谷”一句,则是对自然景象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

"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这两句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来表达诗人的情绪。“暝鸟影连翩”描写的是傍晚时分,鸟儿栖息在树枝上的景象,而“惊狐尾纛簌”则是说惊起的狐狸因惊吓而四处逃窜。

"尚得佐方州,信是皇恩沐"这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仍然能够得到任用、为国家所用的感激之情,并且将这份任命视作皇上的恩泽。这里,“尚得”意味着幸运地获得,“佐方州”则指的是辅助地方的官职。而“信是皇恩沐”一句,则是对皇上恩惠的肯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因贬官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以及对于家乡、职责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边上看猎赠元戎

绣帘临晓觉新霜,便遣移厨较猎场。

燕卒铁衣围汉相,鲁儒戎服从梁王。

搜山闪闪旗头远,出树斑斑豹尾长。

赞获一声连朔漠,贺杯环骑舞优倡。

军回野静秋天白,角怨城遥晚照黄。

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别绪

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

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

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

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妒媒

洞房深闭不曾开,横卧乌龙作妒媒。

好鸟岂劳兼比翼,异华何必更重台。

难留旋逐惊飙去,暂见如随急电来。

多为过防成后悔,偶因翻语得深猜。

已嫌刻蜡春宵短,最恨鸣珂晓鼓催。

应笑楚囊仙分薄,日中长是独裴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春闷偶成十二韵

阡陌悬云壤,阑畦隔艾芝。

路遥行雨懒,河阔过桥迟。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谢鲲吟未废,张硕梦堪思。

有意通情处,无言拢鬓时。

格高归敛笑,歌怨在颦眉。

醉后金蝉重,欢馀玉燕敧。

素姿凌白柰,圆颊诮红梨。

粉字题花笔,香笺咏柳诗。

绣窗携手约,芳草蹋青期。

别泪开泉脉,春愁罥藕丝。

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