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三日雨后步至城东

凉秋生郊原,快雨洒庚伏。

曲肱访幽睡,朝梦不可续。

开门招此山,爽气满岩谷。

村蹊没衰草,古院蟠翠木。

东行得幽亭,小径来已熟。

下有十里濠,暑退万荷绿。

恨无沽酒钱,一醉起枵腹。

人生要快意,岂止寄幽独。

若看后池蛙,声韵故不俗。

怡然供清欢,何必丝与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清新景象,以及诗人漫步郊野的悠闲心情。开篇“凉秋生郊原,快雨洒庚伏”以凉爽的秋意和及时的雨水,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接着,“曲肱访幽睡,朝梦不可续”,诗人以半卧的姿态,寻找内心的宁静,但清晨的梦境却难以延续,引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开门招此山,爽气满岩谷”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打开门扉,迎接山风带来的清凉气息,整个山谷都充满了清新的空气。随后,“村蹊没衰草,古院蟠翠木”描绘了乡村小路被衰草覆盖,古老的庭院里翠木盘旋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古朴之美。

“东行得幽亭,小径来已熟”则描述了诗人向东行进,找到了一个幽静的亭子,这条小径他早已熟悉。接下来,“下有十里濠,暑退万荷绿”描绘了不远处有一片广阔的池塘,暑气消退,万朵荷花在绿叶间绽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恨无沽酒钱,一醉起枵腹”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因经济条件所限,无法享受美酒佳肴,只能空腹欣赏。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人生要快意,岂止寄幽独”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快乐,而不仅仅是寄托于孤独的自然之中。这种观点超越了表面的物质享受,强调了心灵的满足与精神的自由。

“若看后池蛙,声韵故不俗”通过观察池塘中的青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怡然供清欢,何必丝与竹”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在自然中寻找快乐,不必依赖外在的物质或艺术形式,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就是最大的快乐。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得扬州书

书来每恨日月晚,书去还忧道里长。

但得老亲常健好,不辞新岁且穷忙。

文章已受尘埃涴,禅观多为疾病妨。

趁得残春北归否,近箕临颍是吾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归计未成作诗寄怀

万里田园半有无,十年归梦阻江湖。

文章谬忝声名在,气体犹须药饵扶。

客路因风起舟楫,水田无雨卧菰蒲。

青帘白酒斜阳外,不与行人满眼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阅旧诗卷有怀

好诗无过亦无功,准拟还家赠阿宗。

会有江山与湔祓,且无尘土共从容。

大汪矫矫云间鹤,老谢森森涧底松。

回首百年俱一梦,暮年文采更谁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高邮道中荷花极目平生所未见

绿净红深水不流,炎天烈日自然秋。

只供野父已无计,便与行人亦暗投。

明月不来江北岸,好山应在石城头。

何年得映潘妃步,更放君王作意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