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张鸿基的《有感(其三)》描绘了一幅战乱背景下海边景象的图景。首句“海风横卷炮台腥”,通过海风带来的炮台硝烟气息,展现了战场的残酷与紧张。接着,“鼓角荒凉不可听”进一步渲染了战事的冷寂和凄凉,连号角声都显得凄厉而无人问津。
诗人对敌人的评价是“狂寇称兵惟挟制”,揭示了侵略者的蛮横和威胁,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在面对外敌时的无奈与妥协。接下来,“平章谋国是调停”表达了对国家决策层在处理战事上犹豫不决、力求和平解决的态度。
“戎韬谁解鸳鸯阵”一句,提及了古代军事策略中的鸳鸯阵,暗示了对于军事才能的怀念和对当前将领缺乏实战智慧的忧虑。最后,“相业难凭蟋蟀经”以比喻的方式,指出治国方略不能单纯依赖于兵法或权谋,而是需要深思熟虑,如同研究蟋蟀习性那样细致入微。
结尾“不信筹边诸大老,金人还守庙中铭”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大员无能的失望,认为他们无法有效抵御敌人,甚至可能让国家陷入如金人占据庙堂般的危机。整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