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注释

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暮景象,色彩丰富,意境幽深。开篇“绿暗红稀春已暮”立即设定了季节和氛围,春天的绿意渐浓,而红色的花朵稀疏,给人以春光不久的感慨。紧接着,“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描写了燕子的动态,它们在建筑间穿梭,衔着泥土准备筑巢,这些生动的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层次和生活气息。

“柳絮欲停风不住”则是对春天多风的一个生动描述,柳絮随风飘扬,想要停留却又被风吹散,表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无常。接下来的“杜鹃声里山无数”通过杜鹃的叫声,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对山野深处无尽延伸的赞美之情。

中间两句“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则是从人物活动切入,描绘了一个行者用简单的工具(竹杖)和装备(芒鞋),在溪流旁边、独木横桥的小路上行走的情景。这里的“无定据”可能隐含着一种随遇而安或漂泊不定的生活态度。

最后,“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则是对樵夫(采集柴火的人)和渔师(打鱼的人)的描写,他们的活动在诗中显得悠然自得,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末句“一川风月谁为主”表达了一种哲思,风月无常,而人又是怎样的一份子,在这自然界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仿佛失去了主导权,只能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既有生机又蕴含哲理的春暮世界。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栖梧/蝶恋花

姑射仙人游汗漫。白凤翩翩,银海光凌乱。

龟手儿童贪戏玩。风檐更折梅梢看。

漠漠银沙平晚岸。笑拥寒蓑,聊作渔翁伴。

横玉愁云吹不断。归舟又载蘋花满。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凤凰台忆吹箫/凤凰台上忆吹箫

红蓓珠圆,素蕤玉净,南荒已报春还。

便迤逦,云开五岭,雪霁群蛮。

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

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

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

好为调羹结子,玉铉冷、金鼎空闲。

北枝畔,谁念嶰律犹寒。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阁

遍园林绿暗,浑如翠幄。下无一片是花萼。

可恨狂风横雨,忒煞情薄。尽底把、韶华送却。

杨花无奈,是处穿帘透幕。岂知人意正萧索。

春去也,这般愁、没处安著。怎奈向、黄昏院落。

形式: 词牌: 凤凰阁

双头莲

触目庭台,当岁晚凋残,恁时方见。

琼英细蕊,似美玉碾就,轻冰裁剪。

暗想蜂蝶不知,有清香为援。

深疑是,傅粉酡颜,何殊寿阳妆面。

惟恐易落难留,仗何人巧把,名词褒羡。

狂风横雨,枉坠落、细蕊纷纷千片。

异日结实成阴,托称殊非浅。

调鼎鼐,试作和羹,佳名方显。

形式: 词牌: 双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