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熙载赴省试

江南山欲穷,地与荆楚错。

君生于其间,秀气郁磅礴。

文章变骫骳,声名久渹硞。

至于吐言谈,风味亦不恶。

如何生寒窘,诗书对藜藿。

天网罗英材,搜猎遍丛薄。

君材万人敌,百鸟避一鹗。

忽从布袖中,盈编出新作。

奇怪惊我前,雷电杂风雹。

行当试殿陛,宏文要追琢。

同游三数公,词艺俱赡博。

上方集多士,谋欲取京洛。

径须陈治安,端不谈冗龊。

致身青云上,去天才一握。

早寄山中人,庶以慰寂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为友人刘熙载即将参加省试而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江南山水之美,以及刘熙载在其中成长的环境,展现了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形象。诗中还表达了对刘熙载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待。

首句“江南山欲穷,地与荆楚错”描绘了江南山水的壮丽景色,暗示了刘熙载成长环境的优美。接着“君生于其间,秀气郁磅礴”赞美了刘熙载在如此环境中成长,其才华如同山川之气般充沛。随后“文章变骫骳,声名久渹硞”则指出刘熙载的文章风格独特,名声长久显赫。

“至于吐言谈,风味亦不恶”进一步赞扬了刘熙载言谈的风趣和韵味。然而,“如何生寒窘,诗书对藜藿”两句则揭示了刘熙载曾经面临的贫困生活,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接下来“天网罗英材,搜猎遍丛薄”表达了对人才的广泛搜寻,而“君材万人敌,百鸟避一鹗”则直接赞美了刘熙载的出众才华。

“忽从布袖中,盈编出新作”描述了刘熙载在困境中依然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情景。“奇怪惊我前,雷电杂风雹”形容这些作品的奇特和震撼力,如同雷电与风雹交织的景象。最后,“行当试殿陛,宏文要追琢”预祝刘熙载在省试中取得佳绩,并期待他能写出更多宏大的文章。

诗中还提到了几位与刘熙载一同游学的朋友,他们的词艺同样卓越。“上方集多士,谋欲取京洛”表明朝廷正在广纳贤才,准备前往京城洛阳。而“径须陈治安,端不谈冗龊”则鼓励刘熙载在未来的仕途中,应关注国家的治理,避免谈及琐碎之事。

“致身青云上,去天才一握”表达了对刘熙载能够达到高位的期许,同时也强调了距离天空仅一步之遥的谦逊态度。“早寄山中人,庶以慰寂寞”则是诗人对刘熙载的祝福,希望他能在成功后不忘故人,给予他们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刘熙载的才华和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他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刘亚稷

君家大父当元祐,赋压乡闾在人口。

子今二十能缀文,已观落笔蛟蛇走。

蓝田出玉果不非,岂知剖蚌得珠玑。

乃翁高材卧林壑,眼中有此光陆离。

炯然见子侍公侧,鹓雏翠倚碧梧枝。

尝闻鹓雏之生破卵出,五色即欲摩天飞。

陆机少年作文赋,河东小凤才亦奇。

自古有英物,秀发皆如斯。

我谓鹓雏排风整毛质,剪拂始光辉。

尚须啄琅玕之实,饮瑶海之池。

然后巢阿阁,集赤墀。

赤墀阿阁无凡栖,期子当呼凤来归。

形式: 古风

谒王宣子舍人

垂旒画衮云绣裳,天子择日开明光。

临轩策士必亲览,鸿文独高翰墨场。

都人争看状元出,九衢车马何煌煌。

贵名一日动天地,破卵插翼飞鸾凰。

螭头献纳近日月,谓公远器宜庙堂。

麟符虎节下霄汉,双旗忽开南斗傍。

朝廷已知弱翁治,行且大用归岩廊。

江边野老病初起,始欲杖策窥门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张元晖生日

春风吹月昨夜圆,门对新生洲渚边。

紫文鸑鷟初入梦,燕公手笔大如椽。

赤松黄石俱长年,金钩鹊印仍家传。

剑池霹雳蛟龙吼,宝气飞精射牛斗。

人呼张镐帝王师,相公元是山中叟。

形式: 古风

和王宰早梅

雪里花开冰未拆,如见瑶姬侍君侧。

瑶姬国艳欲倾人,嫣然一笑颊齿白。

疏影横斜语最奇,桃李凡姿无此格。

瀛上休观倒晕眉,且看娇黄涂半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