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
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感慨与怀念之情的诗句,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和当前境遇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无奈与哀愁。首两句“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表明诗人对于官场的沉浮荣辱持有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认为这些世事变化不足挂齿,但又不得不承认它们在皇宫深处所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的“才微易向风尘老,身贱难酬知己恩”则透露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未被充分利用的无奈,以及面对世态炎凉时,对于那些给予过帮助之人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因个人地位低微而难以回报,故而更增添了一份哀愁。
“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这两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御苑中的花朵已经零落,而黄山之行更是在细雨中沐浴,这些都是对现实境遇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和个人的困顿处境的感慨。
最后,“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则是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古代丞相府的回忆,诗人似乎在追问,过去那些显赫一时的人物,现在又有谁能够继续他们的事业?这不仅是对于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一种对于历史传承和个人位置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荣辱、才华、知遇等主题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不详
一般指郭元振。名震,以字行,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
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
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
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
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
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
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
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
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