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皇朝锐意急英贤,虏据中原七十年。
际遇风云凡事别,积功日月壮心愆。
管箫器小谁能识,孔孟人存用则传。
惭负寿皇勤教育,奏篇半彻冕旒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陈亮所作的《廷对应制》。诗中表达了对朝廷积极选拔英才、锐意进取的赞扬,同时也感慨了外族占据中原长达七十年的局势。诗人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人际遇与历史风云紧密相连,英雄豪杰需凭借日积月累的功绩来实现壮志。他以管箫自比,暗示自己的才能未被充分认识,但也坚信像孔孟那样的圣贤人物,只要存在就会被后世传承。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帝勤于教育的感激之情,表示自己虽未能完全施展才华,但至少能在奏章中部分表达心意,得到君王的垂听。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陈亮对于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不详
后改名。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豫章此夕诞贤良,非雾非烟绕画堂。
正是庭兰争秀发,更当陇麦弄轻黄。
一杯为寿沧溟窄,万口同词日月长。
朝晚定知归禁近,千年常得侍清光。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政主张。
为探梅魁策蹇驴,竹梢疏处见清癯。
清香雅韵十分足,俗态嚣尘一点无。
寄我谁能如陆凯,爱渠自谓若林逋。
夜窗却恐劳清梦,速剪寒梢浸玉壶。
诏颁英簜促锋车,暂借长才按转输。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休论足食为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
来岁春风三月暮,沙堤隐隐接云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