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丽江抵北流

频年鞍马历荒陬,唐代羁縻是此州。

瑶洞千蟠攀岭怯,鬼门一线入天愁。

朝昏吹角呼林鹿,妇女张弓射野牛。

却望伏波铜柱在,飞鸢跕跕海西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独特景象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首句“频年鞍马历荒陬”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期在边远地区奔波的艰辛与不易,展现了边疆之地的辽阔与荒凉。

接着,“唐代羁縻是此州”一句,将时间拉回唐朝,暗示了该地自古以来就是边疆管理的重要区域,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和边疆治理的传统。

“瑶洞千蟠攀岭怯,鬼门一线入天愁”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山岭之险峻,洞穴之幽深,以及通往鬼门关的狭窄道路,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令人畏惧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边疆之地自然环境的恶劣与艰险。

“朝昏吹角呼林鹿,妇女张弓射野牛”则转向对边疆人民生活的描写,通过日常的狩猎场景,展现了边疆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却望伏波铜柱在,飞鸢跕跕海西头”两句,以伏波铜柱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追忆和对边疆安全稳定的向往。同时,通过“飞鸢跕跕”这一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辽阔与遥远,以及边防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观和人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安全与稳定的高度关注和深切期待。

收录诗词(23)

沈用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下大师墓

曾闻遁迹入禅关,身似浮云到处闲。

解道龙蛇潜草野,何年弓剑榜桥山。

缁衣那有中官识,御马谁迎老佛还?

一自樱桃无荐地,肯留封树在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海幢寺观大水西下

郁水西来万壑奔,倒翻塔影荡云根。

中间一束高腰峡,直放惊涛出海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谢皆人诗后

红桂飘香月露清,玉完天上奏瑶笙。

白头弟子秋风里,来听霓裳第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笥沟早发

北风猎猎水茫茫,多谢吴门鼓枻娘。

铁鹿长樯四千里,送人夫婿早还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