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至性由来禀太和,善人何少恶人多。

君看泻水著平地,正作方圆有几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人的本性自古以来就秉承天地和谐,善良的人怎么少,而恶人却似乎更多。
你看看水从高处倾泻到平地,它会形成多少形状,有多少规则呢?

注释

至性:人的本性。
禀:秉承。
太和:天地的和谐。
善人:善良的人。
何少:怎么会少。
恶人:恶人。
多:多。
君看:你看。
泻水:倾泻的水。
著:到。
平地:平地。
正作:正好形成。
方圆:形状、规则。
有几何:有多少。

鉴赏

这首诗名为《偶作》,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诗人以日常现象为喻,表达对人性本质的观察和感慨。"至性由来禀太和",意指人的本性自天地自然中而来,蕴含着和谐与平衡。"善人何少恶人多",则揭示了世间常态,指出善良之人相对较少,而恶人似乎更为普遍。接下来的"君看泻水著平地,正作方圆有几何",用水流在平地上的分布,形象地说明了善恶交织、无法简单区分的道理,暗示了人生和社会的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出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哲理,体现了辛弃疾词作的机智与深沉。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偶题(其二)

人言大道本强名,毕竟名从有处生。

昭氏鼓瑟谁解听,亦无亏处亦无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偶题

逢花眼倦开,见酒手频推。

不恨吾年老,恨他将病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偶题(其一)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

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宿驿(其一)

他乡异县老何堪,短发萧萧不胜簪。

旋买一樽持自贺,病身安稳到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