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诵.微子

肇公孙之璇源兮玄鸟降而生商,并禹稷之圣贤兮实惟桓拨之王。

历妫姒之世数兮道日跻于武汤,始伐罪于仇饷兮人怨咨而徯来。

顾宽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围,谅除残而代虐兮犹云德之有惭。

赖燕翼于孙谋兮治克举于三宗,老成不怨于不以兮隐处不伤于厄穷。

世四十有六而下衰兮岂天命之将隳,寔遭家之不嗣兮顾丽色之惟微。

念社稷之颠倾兮七庙无所凭依,帝眷在于有周兮抱祭器而焉归。

虽白马之见庙兮聊血食于商丘,伟夫子一言兮诚有取于三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鲜于侁所作,名为《九诵·微子》。诗中通过对古代圣贤人物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君主和治国安邦之道的向往。

开篇“肇公孙之璇源兮玄鸟降而生商”两句,直接点出了商朝的起源,即传说中的玄鸟降世生商。紧接着,“并禹稷之圣贤兮实惟桓拨之王”进一步强调了商汤、夏禹和周文王等古代圣主的英明。

“历妫姒之世数兮道日跻于武汤”,则叙述了从夏朝末代君主妫己(夏桀)到商汤的历史过程,暗示着夏朝的衰落和商朝的兴起。其中,“道日跻于武汤”表明了商汤的功业日渐昌盛。

“始伐罪于仇饷兮人怨咨而徯来”,诗人通过对商汤伐灭夏桀的正义之举,强调了其开创新朝的伟大历史作用。这里,“仇饷”指的是夏桀,而“人怨咨而徯来”则表达了当时民众对于夏桀暴政的不满和对商汤的拥戴。

接下来的“顾宽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围”,则描绘了一位理想君主应有的品质,即宽仁爱民,得到上天的赞同和庇佑。这里,“九围”可能象征着广大的国土。

在“谅除残而代虐兮犹云德之有惭”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古圣贤之道的敬仰,即他们能够革除旧弊,停止暴政,而代之以仁义,这些都是值得后世效仿并感怀的美德。

“赖燕翼于孙谋兮治克举于三宗”两句,诗人赞颂了微子等人的智慧和策略,以及他们在恢复商朝秩序、实现国家安定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其中,“三宗”可能指的是商朝的核心族群。

“老成不怨于不以兮隐处不伤于厄穷”,则表达了微子等人在被迫流亡后,依然保持着高尚品德,不因个人遭遇而生恨意,且能够在逆境中保持清白。

“世四十有六而下衰兮岂天命之将隳”两句,诗人感慨地提到了商朝的衰落,可能暗示着历史的轮回和天命的不可抗拒。

紧接着,“寔遭家之不嗣兮顾丽色之惟微”,则是对已经失去继承人的王室感到悲哀,同时也在感叹昔日繁华如今只剩下微弱的光辉。

“念社稷之颠倾兮七庙无所凭依”,诗人表达了对于国家动荡不安和宗庙失去依托的忧虑。这里,“社稷”指的是国家的根本,意味着农业和祭祀;“七庙”则是古代帝王的祖先庙宇。

最后,“帝眷在于有周兮抱祭器而焉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西周文明的一种怀念之情,希望能够回到那个被神圣化的时代。其中,“有周”指的是西周时期,而“祭器”象征着古代宗教礼仪和国家政权的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微子等人的颂扬,以及对商朝兴衰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理想君主与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2)

鲜于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眠亭

杜老颠狂寻酒伴,经旬只走出空床。

输君纵饮还高卧,长有生涯作醉乡。

贫饶北海杯中物,静胜长安市上眠。

乱地春风吹不醒,功成合与酒为仙。

形式: 古风

赠小苏

昔日闻苏小,今朝见小苏。

未知苏小貌,得似小苏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凫鹥亭

古有凫鹥诗,喜物游太平。

今见凫鹥乐,为作凫鹥亭。

夜安洲渚栖,昼无罗网惊。

群嬉固俦匹,适意相飞鸣。

春风藻荇稠,夜雨波澜清。

特以王泽深,遂此微物生。

飞甍枕秦台,缭绕寒芜城。

俯目瞰清泚,日羡凫鹥情。

自惟县令暇,朝夕亲编氓。

土瘠民半馁,役频民少宁。

嗟尔多蹙迫,岂与凫鹥并。

我心徒尔嗟,奈何存典刑。

尔劳悯以恕,尔重移之轻。

庶几皆有乐,共戴君聪明。

民安令亦暇,临流解尘缨。

卒岁可归去,白发南山耕。

形式: 古风

桃源

流水洞门三数里,落花松径几千年。

山南蜀国新开路,洞下秦人旧种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