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

九重忧隐德如汤,祷祀坛傍夜有光。

旱魃正逢周甲子,神君俱集汉明堂。

绣成幡盖虹双引,挂定琉璃水一行。

闻说词臣咸萃止,抽毫拂素侍君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九重》,是明代文学家徐渭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庄重的场景,似乎是在祭祀活动中发生的。"九重忧隐德如汤"暗示了深沉的忧虑和崇高的道德感,如同热汤般滚烫。夜晚,祈祷的祭坛旁闪烁着光芒,象征着神圣力量的存在。

"旱魃正逢周甲子,神君俱集汉明堂",旱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旱灾之神,这里可能暗指国家正处于旱情之中,而神祇在甲子日(古人以六十天为一甲子)聚集于汉明堂(可能是皇家的祭祀场所),期待解除旱患。

"绣成幡盖虹双引,挂定琉璃水一行",描述了华丽的祭品和仪式中的壮观景象,彩虹般的彩旗引导着神灵降临,琉璃水则增添了神秘与洁净的氛围。

最后两句"闻说词臣咸萃止,抽毫拂素侍君王",揭示了文臣们聚集一堂,准备以诗词歌赋来祈求神灵庇佑君王,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文化力量的运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明朝时期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秘,以及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对统治者的忠诚。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保安州

终军愤懑几时平,远放穷荒尚有生。

两疏伏阶真痛哭,万人开幕愿横行。

朝辞邸第风尘暗,夜度居庸塞火明。

纵使如斯犹是幸,汉廷师傅许谁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送同府潘公募兵广东

使君佐郡俨行春,开府知名下令新。

手挈万金收死士,身藏半绶见乡人。

部分卷甲趋春雨,弩矢成行夹画轮。

引向辕门投谒罢,试看主客集鱼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送同府潘公募兵广东二首(其二)

亲承节命远征兵,暂侍高堂锦服明。

横海旧多经战士,狭斜新识少年名。

宿依山店樵苏寂,行负藤于结束轻。

来往莫须愁道远,明春专待破番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寓穿山感事

荒城临海一山围,何事东方滞衮衣。

晓日每看牙将集,秋风自送远人归。

霜寒戍草嘶征马,潮落江门露钓矶。

欲请长缨何处是,且寻酒伴扣荆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